珩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8章 漸已成型的兩大陣營,唯我中華,珩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華帝國不會停下幣制改革,白銀危機在所難免。
亨利和顏學才結束這一次座談,亨利返回使館區,不過卻不是德國使館,而是英國使館,英國使館中,其他各國駐中華帝國大使都在這裡等待亨利的迴歸。
亨利走下馬車,看到出來迎接的眾人,亨利無奈的搖搖頭,表示自己失敗了,沒有說服中華帝國放棄幣制改革。
看到亨利的表情與動作,眾人也明白,陣陣失望浮現在自己的臉上。
沒過多久,眾人便散了,返回各自的使館。
時間一天天過去,白銀價格在不斷上漲,雖然沒有達到五月前的水平,但是也相差不遠。
六月二十四日,英國、法國、俄國等國家境內有大量白銀“低價拋售”,原本還要再等待幾天,等白銀價格再上漲一些,才放手的投機者們,看到有人先手拋售白銀,怒火沸騰,急忙將自己手中的白銀也拋售出去,要是晚了,這些東西可都要賠在自己手裡。
新一輪白銀危機正式爆發,無數投機者將自己手中的白銀紛紛拋售,一些不知情的人還在為自己購買廉價白銀而欣喜不已。(拋售白銀是以債券的形式,而不是直接拿著現銀去賣)
“這群該死的商人!”各國高層咒罵著那群投機者,為了利益,棄國家之利益於不顧。
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他就保證被到處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他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他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他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著絞首的危險,這就是商人,他們的嚴重只有利益,沒有國家。
然而英國、法國、俄國等國的投機者也是在怒罵著,他們還準備過兩天,在七月一號之前,讓銀價再上漲一些,再將白銀拋售,怎麼現在就有人大規模拋售白銀,那還能賺到什麼錢,不但可能賺不到錢,甚至有可能賠錢,說不定就會有多少人以為炒白銀而傾家蕩產欠了一屁股債,直接自殺呢。
如此大規模的拋售行動,不可能完全保密,很快英國、法國、俄國等國便知道,最開始拋售白銀的那些商人竟然主要都是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等國商人。
這些國家的商人不在自己國家拋售白銀,跑到英國、法國、俄國等國來拋售白銀,這顯然是一個陰謀,一個巨大的陰謀。
最近幾年中,英國與法國、俄國的關係因為中華帝國的存在不斷調整,這三個國家在其他國家看來,已經變成同一個陣營。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海軍強國,法國是世界上第二海軍強國,俄國是陸軍強國,三個老牌列強聯合起來,堪稱世界上最強大的聯盟,擁有最強大的海軍,已經人數龐大的陸軍,簡直是無可匹敵的存在。
作為幾十年中才崛起的德國,感覺到深深的威脅,德國和法國、英國有著尖銳的矛盾。
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失去了原來在西歐和中歐的霸主地位,國內各個階層一致要求報仇雪恨,德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極大擴充軍備,兩國關係比較緊張。
而英國從它傳統的外交政策上出發,力求維持歐洲大陸勢力的均衡,既不願意德國過分強大,也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勢力在巴爾幹半島過於膨脹,隨著在殖民地問題上的衝突的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
德國無法與英法俄三國對抗,只能尋找盟友,與俄國有矛盾的奧匈帝國,與法國有矛盾的義大利,先後成為德國的盟友。
兩大陣營漸漸形成。
實際上在此之前,英國、法國、俄國三國關係並不深,但是因為中華帝國的崛起,才使得三國的聯絡多了起來,如今更是為了幫助俄國對抗中華帝國,源源不斷將大量物資送到俄國,強化俄國實力。
和幾乎相當於中華帝國在和三個國家對抗,也可以證明中華帝國有著強大的實力。
若是德奧意陣營有中華帝國加入,那其陣營的實力就會大大增加。
但是白種人世界不願意看到一個黃種人的國家崛起,就算是白種人世界兩個陣營打生打死,若是有機會,兩個陣營也會聯合起來將中華帝國先幹掉。
德國是不會與中華帝國成為盟友,頂多就是一些合作,兩國進行利益交換。
同樣,中華帝國也不願意與德國成為盟友,白種人世界兩國陣營有著深深的矛盾,隨時都有可能激化,演變成一場世界大戰,中華帝國可不想參與進去。
在這次中華帝國幣制改革誘導下而產生波及全世界的白銀危機,顏學才告訴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