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 可惡的西洋教會,唯我中華,珩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是幾天過去,各個戰場並無戰事發生,西北戰場,俄國西路軍剩下的一萬六千多人已經撤回唐努烏梁海地區,而青龍軍團在留下一個團看守俄軍俘虜後便向唐努烏梁海地區進發。
東北戰場,日軍在八月一日被重創後也沒有對漢軍發動新的攻勢,因為日軍缺少渡江的船隻,漢軍從來自朝鮮的情報得知,日軍正在想盡各種辦法收集船隻,恐怕短時間裡難以對漢軍發動新的攻勢。
倒是南方戰場上,一直未有動靜,讓玄武軍團軍團長孫然感覺很奇怪,以為英軍和法軍有什麼陰謀,玄武軍團加強警戒。
澳門和香港漢玄武軍團暫時不打算收復,因為英法聯合艦隊目前都在香港,大口徑的艦炮威力會讓漢軍收復香港和澳門時帶來巨大的傷亡數字,只能暫緩。
無戰事發生,原本會讓大漢王國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是一件事情卻讓大漢王國震動,也讓顏學義震怒不已。
七月二十三日,茳蘇省丹陽縣老百姓發現教會墓地埋葬兒童屍首七十餘具,育嬰堂內亦無一活嬰,有人傳言說英國傳教士虐待孩童,喜吃嬰兒肉,遂產生公憤,群起將教堂焚燬。
丹陽縣政府迅速調集警力維護治安,並逮捕七名英國傳教士,經審訊得知,七名英國傳教士居然使用嬰兒和孩童做實驗,甚至會進行*解剖,審訊警察憤怒的差點想要掏出手槍當場將英國傳教士打死。
七月三十日,丹陽縣法院公開審判七名英國傳教士,因證據確鑿,判處七名英國傳教士凌遲之刑,允許民眾觀看行刑過程。
在大漢王國的法律中,死刑並不是只有槍斃這一種方式,還包括凌遲、車裂、棍刑、斷椎等。
槍斃能夠給予死刑犯一個痛快,但是某些人罪大惡極,給其一個痛快不解恨,就比如說這七個引發民憤的英國傳教士,所以丹陽縣法院判處對其刑凌遲之刑。
雖然這個事件在發生地丹陽縣漸漸平息,但是在外界卻引起相當大的震動,連顏學義都得知此事,不過顏學義想到了更多。
自從鴉片戰爭以來,滿清國門被西方列強開啟,根據之後的一系列條約,滿清必須允許各國傳教士在中華大地上傳教,便引發各種問題,教民和非教民的衝突,教會強買強賣引發民憤,信仰衝突,等等。
1848年,法國傳教士在福州傳教,並藉口還堂,欲侵佔黃竹岐地方的馬神堂,馬神堂是當地村民的瑩地,因而侵佔瑩地改建教堂是中國百姓無法容忍的,在他們看來:“祖宗者,人之本也;本之不存,枝葉必枯。”因此,佔堂的訊息傳開後,四方八鄉的民眾憤起護衛祖宗瑩地,而教士卻帶著教民硬要扒墳建堂,結果,村民被毆傷多人,教民也有受傷者,釀成1848年福州黃竹岐民教鬥毆事件。
1863年,法國傳教士以《天津條約》弛禁、“還堂”為由,要將長安寺改建教堂,事實上,長安寺並非渝城閒廢廟宇傳教士改建教堂,對神靈不尊,毀壞了關帝等百姓心中的英雄形象。於是,“眾情譁然,將彼真原堂經堂等處打毀,次日該教民沿街肆罵,釀成釁端。
1864年,直隸平山縣水碾村教民在英國傳教士的唆使下,把關帝神像兩眼挖去,拔去鬍鬚,又把周倉的大刀斫斷,並拆廟牆石條,備修天主堂,又把本村龍王廟木雕龍神三尊,也拿到教堂,作了坐凳,引發激烈衝突,死傷十數人。
與《丹陽縣教會事件》類似,1868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金緘三在揚州三義閣開辦育嬰堂,半年間死亡嬰孩24名,於是民眾謠傳傳教士私藏小孩,暗地烹而食之,事實上法國傳教士亦使用中國嬰孩做實驗,又有英國傳教士戴德生來揚州強行租賃房屋,開設教堂,遂激起民眾的公憤。
還有《濟南教案》、《天津教案》、《呼蘭教案》、《青巖教案》、《開陽教案》、《貴州教案》、《川東教案》等等,從鴉片戰爭後到一八八八年,發生數百起教案。
西方教會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衝突是立體、全方位的,民教之爭的原因是深刻、複雜的,而西方教會靠著西方列強的侵略,妄想在中國強行佈教,企圖干預社會,這勢必要遭到中國人民強烈的抵制和反對,流血事件不斷髮生。
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是因為列強插手,而導致滿清政府卑躬屈膝賠款道歉,滿清政府的懦弱更是讓教會教民在中華大地上肆意橫行。
當然,這些教案都是發生在滿清王朝統治時期,當滿清被推翻後,各國傳教士都暫時偃旗息鼓並約束教民,現在情況不明朗,他們也不敢大張旗鼓的進行斂財等活動,他們可是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