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3章 拖拉機(上),唯我中華,珩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顏學義一行人在視察一圈帝國的重工業後,便返回四汌省,不過皇家一號飛艇沒有降落在源河市,而是往南方飛出十多公里遠,降落在永逸市。

一行人在走出飛艇前,每一個人都帶上了一個口罩。

帶口罩已經成為源河市和永逸市兩個地區獨特的風景線,兩座城市都是中華帝國的工業城市,兩座城市的天空都是灰濛濛一片,這都是為了發展工業而犧牲環境。

兩座城市的空氣質量非常差,顏學義整出口罩這種東西,很快便在兩個城市流行開,反正口罩又不貴,兩座城市中的居民都能買得起,接下來便看到,凡是走在兩座城市大街上的人,幾乎都面帶口罩,不帶口罩的人,多數都是新來的。

帶著口罩的眾人走下飛艇,飛艇附近早已經有幾輛馬車在等待著,眾人紛紛進入馬車中,馬車向著永逸市西城區駛去。

“少爺,我們到底要去看什麼好玩的東西?”坐在顏學義對面的慕雪拉著顏學義的手,討好般的問道。

坐在顏學義身邊常語欣沒有說話,只是微笑的看著這一幕,已經貴為皇后的她,越來越雍容華貴,普通人根本不敢看常語欣。

顏學義看著慕雪這副可愛的模樣,不為所動,搖搖頭對慕雪說道:“等我們到了那裡就知道。”

永逸市的道路並不擁擠,馬車很快來到一個巨大的廠區前,廠區大門上方掛著工廠的名字:永逸市拖拉機廠。

是的,顏學義此行就是來視察拖拉機廠。

拖拉機是用於牽引和驅動作業機械完成各項移動式作業的自走式動力機,也可做固定作業動力,由發動機、傳動、行走、轉向、液壓懸掛、動力輸出、電器儀表、駕駛操縱及牽引等系統或裝置組成,可以廣泛用於農業、工業以及特殊用途。

自古以來,有很多人試圖以機械力代替人力和畜力進行耕作。但直到19世紀歐洲進入蒸汽機時代後,才使動力型農業機械的誕生成為可能。

19世紀30年代,已有人開始研究用蒸汽車輛牽引農機具進行田間作業。但當時所能造出的蒸汽機牽引車輛(即蒸汽拖拉機的前身)猶如一個小火車頭,它即使不陷在田裡,也會把土壓得很實,根本無法耕種。

1851年,英國的法拉斯和史密斯首次用蒸汽機實現了農田機械耕作,只是當時他們的辦法是把蒸汽機安放在田頭,用鋼絲繩遠遠地牽引在田裡翻耕的犁鏵。

後來隨著蒸汽機制造技術的進步,出現了小型化的蒸汽發動機,把它安裝在車輛底盤上驅動車輪行駛,使它能夠從地頭開進田地裡直接牽引農機具,這才誕生了拖拉機,當時的拖拉機與早期的蒸汽機汽車很相似,但馬力更大,行駛速度較慢。

法國的阿拉巴爾特和美國伊利諾斯州的r·c·帕爾文分別在1856年和1873年發明了最早的蒸汽動力拖拉機,只是最初的拖拉機笨重而昂貴,使用不便,往往需數人操作,適用於在廣闊原野上耕作,一般個體農民難以負擔。

在今年,美國芝加哥的查達發動機公司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使用汽油內燃機農用拖拉機——“巴加”號拖拉機,由於內燃機比較輕便,易於操作,而且工作效率高,它的出現為拖拉機的推廣應用打下了基礎。

拖拉機的作用非常多,可以大量應用於農業和工業等區域,更重要的是,鋼鐵戰車就是從拖拉機身上改變而來,戰車可是陸地之王,要是中華帝國能製造出強大的戰車來,陸地上的戰爭,中華帝國將無往不利。

中華帝國有顏學義這個高瞻遠矚的存在,自然是早早發展拖拉機。

想想中華帝國的北方區域,那裡地廣人稀,卻暫時沒有多少人願意移民過去,帝國不得不用各種福利吸引老百姓移民。

若是農用拖拉機能夠批次生產,那北方龐大的土地就能迅速開闢成農田,只需要不多的人,就能夠耕種大面積的農田。

而工業上拖拉機應用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就是修路,拖拉機可以搖身一變,變成推土機、壓路機等各種功用的車輛,幾十個上百個苦力恐怕都比不上一臺拖拉機的效率。

……

顏學義要視察拖拉機廠的事情並沒有提前通告對方,甚至顏學義一行人來到永逸市,永逸市政府官員在看到降落到永逸市的皇家一號飛艇後,才知道帝國的皇帝來了,不過顏學義沒有提前通知他們,就意味著不需要他們過來請安,所以永逸市政府的官員並沒有太大的驚動,依舊繼續進行著自己的工作。

拖拉機廠乃至帝國一些重要的工廠,其使用的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