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四十五章 七日局變,冠絕新漢朝,戰袍染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祖逖勢衰,連侄兒都能看出來,其人內有河間王掣肘,外有大帥威逼,連那江都王都有落井下石之意,聽說打算收編了祖逖兵馬,莫非還能解圍?”
張鐸誠心請教起來,他為張賓侄兒,關係親近,自是心腹,本身也敬佩叔父才華,跟在身邊是有求學之意的,尤其敬佩這運籌之術,時常揣摩,碰到不懂得,自然要討教。
張賓也不敝帚自珍,點醒他道:“你這目光只看一州,如何能懂,天下如棋,但棋手卻不多見,而今北地能成為棋手的,過去有兩個半,如今有兩人。”
張鐸一聽,心裡已經懂了,卻還是順勢就問:“哪兩個半,哪兩人?”
“一個,自是咱們這大帥,過幽州而入冀州,靠匈奴而吞兩王,因勢而起,本來我還覺得,要與朝廷做過一場,以招撫而拖延,待勢變再為之,未料這宗室這般胡鬧,以至於時局提前,若是把握得當,大帥成事也並非不能。”
張鐸張口欲言,但最後還是沒有問出口,只是這心裡卻琢磨著那“成事”兩字,到底是成何種事,只是他畢竟也是出身大族,他們張家其實並非單純寒門,只是長輩得貶,但眾多族人飽讀詩書,縱然世家傳承不刻意強調忠君愛國,但綱常倫理還是在的,自是不敢突破,於是他這一想,也是淺嘗輒止。
張賓看著侄兒臉色,沒有多言,而是繼續說著:“這原本的第二人,自然就是王浚了。”
“侄兒明白了,”張鐸馬上就意識到,先前那個棋手是何人了,“難怪叔父說天下為棋局,確實不能只看一州,過去大帥便忌憚王浚,所以過幽州而不停,而那江都王也是有王浚為援,先前才敢興兵攻伐。”
“不錯,”張賓點點頭,“若非那王浚先前四方圍困慕容受阻,又有代郡為隱患,牽扯了精力,為叔亦不會建議大帥來冀州,因為這無疑就給了那王浚南下的藉口,只是我沒有想到的事,幽州轉眼變天,連讓我謀劃插手的機會都沒有。”
說到這裡,他的臉上露出了唏噓之色,嘆息連連。
這幅樣子,卻讓張鐸暗暗稱奇,他跟隨叔父多年,很少見到叔父這幅模樣,就連當初被逼著投靠石勒,都頗為灑脫,與石勒一同困於匈奴國中,一樣笑容常在,定計籌謀並無影響,哪裡如這般。
那個陳將軍……
他這裡想著陳止,另一邊,張賓就提到了陳止——
“我本來是覺得,幽州兩強徵戰,即便強弱明顯,但也要相互牽制、拉鋸一段時間,卻怎麼都沒有想到,當下會是這種局面,北邊下棋的人換了一位,整個棋局便就不同了,原版料定的事,就該有所變化了。”
張鐸皺眉想了一會,不解的問道:“但是那位陳將軍固然厲害,可他原本掌控的只有一個代郡,兵力不夠不說,更要鞏固幽州,哪裡還能影響祖逖那邊?難道還能出兵相助?”
張賓並不解釋,只是笑著說道:“莫急,莫急,只管等下去就知道了,總之這事固然要阻礙大帥的前行腳步,卻不至於傷筋動骨,或許是個好事,畢竟太過順利、膨脹太快,也讓大帥的心思有些變了,這草創階段,可不算是好事。”
見叔父不直接回答,張鐸也不追問,轉而說道:“叔父剛才提到,原本下棋的人有兩個半,現在只有兩個,那半個又是何人?莫非是江都王?”
“若從勢力、兵馬上來看,該是江都王無疑,只是這位宗室出身,志大才疏,乃是棋子之流,輪不到他來下棋,他若是能安心待著,收斂野心,說不定還能保證性命,否則必然捲入風暴,性命難保。”
“那這半個……”
“我也不讓你猜了,”張賓倒也乾脆,“這半個,就是原本的祖逖,此人頗有謀略,也懂領兵,更會拉攏人心,宛如釘子,紮根一郡,攪動風雲,別看體量不大,但位置卻很關鍵,又處在幾方勢力中間,有交有戰,頗有章法,算是能引動局勢的,只是畢竟先天有缺,所以只算半個,但現在廢太子身死的訊息既然是假的,還回到了國中,河間郡一下子有了兩主,自相消耗,難以凝聚,所以他這下棋的資格便就不在了。”
張鐸卻道:“既然不在了,又如何能勝大帥?我可不覺得幽州陳止願意相助,這兩邊過去沒有聯絡,而且就是大帥當下的兵力,派來幾千兵馬,又有能起什麼用?”
張賓卻說了一句讓他感到有些莫名的話語:“有的時候,派來兵馬,並不代表著就是打仗。”..
張鐸再問,張賓卻不再多言,只是說等等便可知曉,隨後就準備了些許文書,準備抽個時間,面見石勒,再勸幾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