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為你好,冠絕新漢朝,戰袍染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子還是膽小,就算有大軍壓陣,有親兵護持,更不會真的和慕容仁面對面對話,卻還是嚇得提心吊膽,話都說不利索,又如何勸降敵人,這事也就一直沒成。
其實,陳止早就發現,慕容仁躲藏的聚居點小城,與他其實並非一心,只是礙於慕容威勢,不得不收容,但在陳止兵鋒的威脅下,其實也有計較,暗中有投誠之意。
派陳羅過去,幾乎沒有風險,更多的是要鍛鍊這個兄弟,結果陳羅畏懼之下,發揮失常。
但即便如此,表面上陳止攻破了那幾個聚居地,其實與其中部族已有接觸和約定,畢竟那邊距離幽州也近,其中不少族群過去就依附在王浚的勢力之下。
如今陳止來到棘城,也是要有所表示,鬧出動靜,好讓那些個沿途勢力,能有決斷,方便下一步的拉攏。
“慕容氏若是來人,肯定不是慕容廆親至,我這也得有個出面的,你我乃是手足,讓你出面,最是合適,而且此處乃是我等兵營,營中還有利器,總不至於讓你出事,該放心大膽的說了。”
聽了陳止這話,陳羅訕訕一笑,再次點頭,說是保證不讓陳止失望。
他身處軍陣之中,卻是能放下擔憂了,別看他們這三千多人少了點,但陳羅卻很清楚,軍中有那樣的利器,是絲毫也不怵敵人。
陳止見著,又笑道:“那就先去準備一番吧,弘武,你過去安排一下人手,也得提前有應對。”這話一說,陳羅與冉瞻一前一後的離去,現場就剩下了兩人。
除了陳止之外,那另一人赫然就是鮑敬言這位中原名士。
先前陳止與自己的部下、兄弟說話的時候,鮑敬言並未插話,反而時常遊目四望,看著周圍正在忙碌的兵卒,或者眺望遠方的那座堅固城池。
這時那兩人離去後,鮑敬言則主動開口說道:“聽說棘城在這半年中兩次加固,比之原本的城池要擴大了不少。”
陳止點點頭,說道:“慕容氏的實力躍升,而王浚一方面要防備我等,一方面又要平定平州叛亂,段部、宇文部也要從屬之,令北邊和偏東北的草原上出現了權力空缺,慕容氏自是成為了小部投靠的目標,實力擴張,修葺城池,並不為過。”
鮑敬言沉思了一下,而後問道:“那府君的那件利器,是否能在這牆上也留下痕跡?”
陳止笑道:“總要試過才能知道。”
“不知慕容氏是否會給府君這個試一試的機會。”鮑敬言也笑了起來。
陳止卻肯定的點了點頭,說道:“相信他們會的,慕容氏既然崛起,那就要有一個崛起中的樣子,下面那麼多雙眼睛看著,是不能後退的,我向他們討要慕容仁,這事他們肯定不會答應,必有反彈,正好讓我出手敲打一下。”
鮑敬言一聽,就收起笑容,正色說道:“如此說來,府君從一開始,領軍來此,就是為了要震懾慕容氏?可萬一有個差池,只是這三千多人馬,怕是很難全身而退。”
陳止便道:“殿後和接應的軍隊,我在離去的時候,就已經有所安排,所以才會自上谷出,而此地接近燕國,想回返也不難,而且我自不能放過慕容氏,他們先與我交善,結果說翻臉就翻臉,慕容仁更是殺傷了諸多漢民,若不加以懲戒,周圍部族必然變本加厲,源源不絕的挑釁,不勝其擾,而幽州漢民,也不會安心,更難以快速歸心,只有讓他們知曉,但凡傷漢家民者,雖遠必懲,才是正道,再說了,慕容氏肯定也想打一場,我亦要戰,正好誡之,這也是為了他們好,省得以後慕容氏膨脹,逼得我不得不滅之。”
鮑敬言聽聞,登時目瞪口呆,好嘛,你這早就計劃好了揍人一頓,還是為人家好,想到軍中那利器的厲害,鮑敬言不由暗暗搖頭,希望慕容部能知道進退,以免苦頭,畢竟說到底,陳止本來得了幽州,正要休養生息,內養民力,外修功德,本不欲出兵,但你慕容主動挑釁,真要是出事,分明是自討苦吃,怨不得旁人。
這麼想著,過了好一會,鮑敬言才說道:“府君果然皆有定計,這樣在下就放心了,可以安心紀錄這塞外的天候、地貌。”
陳止聽後便笑道:“正要先生行此事,到時書成,必為美談,亦可令萬民受益。”
鮑敬言擺擺手道:“此書乃是遵府君之綱而成,鮑某不敢居功。”
噠噠噠!
這邊兩個人的對話剛剛結束,遠方就有諸多馬蹄聲和腳步聲響起,循著聲音看過去,便見煙塵滾滾,自棘城中出,直奔此地而來。
很快,親兵陳舉就過來稟報,說是棘城中有人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