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四章 暫避鋒芒兩三月?,冠絕新漢朝,戰袍染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宣武皇帝統一中原之後,為了加強控制,將封號在北地的幾位親王、郡王遷了地方,將他們的封地放回北方,但同樣也重視南邊。

畢竟這江左之地,乃是新漢的基本盤,也是賦稅重地之一,遷都洛陽之後,對南邊的控制難免衰弱,於是就將自己的兩個弟弟,劉政和劉攸都分封在了江左門戶,大江之濱。

那劉政為廣陵王,最終絕嗣。

而劉攸為江都王,諡號為定,是為江都定王,其子劉會承襲王爵,是為第二代的江都王,也就是眼下主持洛陽政事的那位。

當今皇帝的父親,漢孝僖帝劉衷若是活著,還得關這位江都王劉會,叫一聲皇叔,而到了當今皇帝劉岱這一代,那江都王便是他們爺爺一輩了,算是三代以內較為親近的皇親國戚。

不過,別看劉會的輩分高,但他今年不過四十有七,精力還很旺盛。

正是這種種緣由,才會讓廣漢王劉出請來,讓他坐鎮京城,畢竟是隔著一輩了,在劉出看來,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人選。

“……廣漢王走之前,有不少人提議,讓淮南王、甘陵王、長沙王過來坐鎮,這些都是先皇的兄弟,是皇叔,但廣漢王並沒有同意,可能也是擔心,重演東海王的局面吧,畢竟那東海王,也是皇叔。”

趙遠倒是毫不忌諱,把皇家的一些個情況說了一遍,這話題又回到了江都王的身上:“之前東海王,就傾向於佛家,但他請佛入洛陽,多有制衡之意,是為了平衡世家大族的影響力,我和東海王還見過幾次面,和他談過佛家之法,發覺其人雖然對佛經有了解,但算不上喜愛,和一些地方傳言的他篤信佛法,並不屬實,但江都王就不一樣了。”

“江左之地,歷來就是賦稅重地,經過大漢幾十年的經營,尤其是統一南北之後,南人日尊,南方更是多有優待,所以人文鼎盛,那佛寺也是眾多,江都王距離那江水寺就很近,是以喜好佛法,所以他來到洛陽之後,便立刻著手振佛……”

說到了這裡,趙遠忽然眯起眼睛,笑道:“而且此舉,也有表明心意的意思,就是要讓廣漢王放心,表達他江都王只喜歡唸佛,心裡掛著的是出世之志,就好像當年的王翦自汙,所以他只會做的越發過分。”

蘇遼總算明白意思了,就問:“如此說來,這位江都王會格外力挺佛家的佛評?”

趙遠深吸了一口氣,才到:“恐怕不惜破壞陳兄留下來的根基,毀壞諸評的局面,他也要讓佛評得以圓滿,這種情形,任何可能影響到佛評權威的,都會被壓下去,陳兄對諸評的影響太大了,他現在在北疆,江都王不會放在心上,如果突然影響到佛評,那就不一樣了,再加上那明法僧的私心,怕是對陳兄的名聲不利,所謂販紙,就更是無從談起了。”

蘇遼沉吟了一下,才道:“當下的情況,是當政的江都王,為了要確保佛評的進行,不允許任何人對這件事置喙,更不能容忍他人指手畫腳,我家主上若是不跳出來也就罷了,還能靠著諸評創始的身份,享有尊崇,但若是這個個時候出面了,壞了那位王爺的打算,就有可能被打壓,名聲若是落下了,這北疆紙也就毫無優勢了,哪怕其質再好,也得不到應有之利。”

趙遠點頭道:“蘇先生果然是聰明人,明白了其中利弊,陳兄想要你做的事,還是等一陣子吧,現在佛家鋒芒正盛,等過去這兩三個月,相信佛評的影響就散去了,那時候陳兄的事,也不會跳動江都王的心絃了。”

等上兩三個月?

蘇遼在心裡默默搖頭,真要是等了,恐怕草原亂戰已經爆發了,那說什麼都晚了。

他是知道的,陳止這次的吩咐,關係到整個北方戰略,也是信任自己的表現,豈能退縮?

想著自己帶著的兩冊書,蘇遼頓時有了主意。

對面,趙遠還在說著:“其實這一切,都是那竺法潛太過出色所致,我雖與他有嫌隙,卻不也不得不承認,其人確實幾十年少有的英才,而立之年就有了宗師之格,還將諸多佛經領悟通透了,這次佛評,或許他能拿出什麼著作出來,否則的話,王覽不至於說出那般話來,嗯?蘇先生,你這個表情,莫非還有什麼話沒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