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冠絕新漢朝,戰袍染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陳止的紙,真的有這麼好?還想找我們唐家相助,助他販紙?”

唐家的小唐中,唐太公高坐其上,聽著唐資的敘述,嘖嘖稱奇。

屋子裡,算上唐典、唐允和唐資,共有其人,除了唐太公之外,還有兩名神色嚴肅的中年男子,都是唐家的實權人物,其中一人的兄長,還在江左為太守。

他們一聽說唐資等人回來了,就被唐太公召集過來,聽了一番敘述。

唐太公於是問了這麼一句話來。

唐資則很乾脆的回應道:“那紙,實乃當世佳品,孫兒懷疑怕是冠絕當世了!”

他的這個回答,不光讓唐太公等人一臉震驚,就連跟著唐資同去的唐典和唐允,都是滿臉詫異的看了過來。

原因也很簡單,按著唐資之前的表現來看,他雖然稱讚那紙,但始終表現得只是欣賞,彷彿這紙不過是好紙中的一種,但現在卻一下子將之拔高到了一個冠絕天下的地步!

當今之世,簡牘衰退,而造紙初露鋒芒,幾個主要的造紙之地名揚各處,產出的紙更是各有有色,雖然都號稱最好,但世人卻想之視為各有千秋。

這一點,唐家之中最為了解的,恐怕就是唐資了。

唐資本就是庶出,是靠著商賈這種世家上品看不起的行當崛起的,在他崛起的過程中,曾經走南闖北,經受過的產物不知凡幾,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紙張。

所以說,在場的眾人裡面,最有資格評判紙張好還的,也就是唐資。

“這紙有這麼好?”唐太公神色微變,他注意到了唐典、唐允的神色,猜到了幾分,“但你之前,大概沒有做出這個評判吧,該不會是糊弄老頭子我吧。”

“孫兒不敢。”唐資搖搖頭,卻不見慌亂,神色從容的笑道:“孫兒之前想的,是藉機從太守的手中,能套取這紙方,這裡面的利益太大了,如果能得到方子,好處無窮,甚至比得到陳太守的青睞,還要重要!”

唐典不由問道:“所以你當時,才冒著觸怒太守的可能,硬是要講條件?”

唐資點頭說道:“不錯,當時那種情況,我只能試著去與太守交涉,若是他能答應,則我唐家從此得一至寶,無本萬利也!”

“真有這麼厲害?那紙到底如何?”唐太公也不由好奇起來。

唐資沉吟了一下,而後便道:“夫其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則,體潔性真。含章蘊藻,實好斯文。取彼之弊,以為己新。攬之則舒,舍之則卷。可屈可伸,能幽能顯。”

“這是當年尚書左丞傅鹹的《紙賦》,但其中所言的,其實是對紙的稱讚,放之四海皆準。”唐太公似乎並不認同這樣的描述。

唐資就笑道:“祖父,傅尚當年所言,乃是為推動以紙書寫的風尚,所以這詩賦之中,難免就有誇大失實之處,比如那中原、江南的不少造紙,看起來是白的,但離得近一些,就能看出不少的黃斑,但陳太守的紙,卻並非如此,我雖然離得不近,卻可以透過燈火,看得通透,其中不僅沒有黃斑,甚至不見多少顆節……”

他見眾人面露疑惑,就解釋起來:“當前的造紙中,時常會有這種情況,是因為這紙張之中,好像有無數細小的繩子穿插,就好像是編制竹筐一樣,若是處理的不好,就有打結的現象,看起來就像是紙上多了一個疙瘩,越是好的紙,這種打結就越少,但到如今為止,我都還沒有看到,有什麼紙,沒有這種情況發生。”

礙於條件,唐資當然說不出纖維之類的話來,但他這麼一比喻,其他人也明白過來,同時不由暗歎,到底是從下面打拼上來的,連這些東西都懂。

唐太公則又問了一句:“難道陳止的那紙,沒有打結?”

唐資搖頭道:“這還不至於,不過以燈火通透紙張,能看出打結多少,多的能見黑點密集如雨,少的則是散落各處,陳太守的那紙,因為上面寫了字,看得不甚清晰,但黑點甚少,而且孫兒也不認為,這世上能有人,真的做出完美無缺的紙。”

唐太公點點頭,稱讚了唐資一句穩重,跟著話鋒一轉:“這麼說來,咱們唐家得想辦法把這紙方拿到?”

唐典則說道:“若能拿到最好,但現在已經約定,要與太守合作,那來日方長,不必急於一時,相信短時間內,太守也打不開局面,有的是倚重咱們的機會,可以一點一點的跟他提要求。”

唐太公點點頭,笑道:“也對,這是老成持重之言啊,這麼說來,咱們未來可以試著靠攏這位新太守了,有了這販紙為共同之事,那肯定是親近許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