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章 重遊臥冰,心有招攬念,冠絕新漢朝,戰袍染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直到傍晚才算是做完,妻子楊悠也是累的一身汗。
“今日真是辛苦你了。”
聽著丈夫的關懷,楊悠笑著搖頭道:“這本就是妾該為之事,不能侍候公婆跟前,已是遺憾,又豈能在意這點勞累?”事實上,楊氏自從成婚之後,就越發滿意自己的丈夫。
她本以為,陳止這般才華和名聲,當是志存高遠、目無餘子之人,接觸之後才發現,陳止固然是志向遠大,但為人卻頗為和善,對自己更是溫和、尊重,渾不似其他姐妹口中所說的男子模樣,是以做什麼事,都越發心甘情願。
等夫妻二人忙完之後,直接回了陳止在城外的莊園,他的學生陳蟄早就等候在那,一見陳止,就乖巧的過來見禮,更是激靈的衝著楊氏叫了一聲師孃。
一年多不見,陳蟄的樣子有了不小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個頭。
比之一年前,陳蟄高出了足有一頭――他本就是在長身體的時候,拜入陳止名下之後,身份地位水漲船高,吃得好、住得好,營養和休息都跟上了,再接受正統的世家教學,學習君子六藝,打熬體魄,自然是長得飛快。
不過,陳止更在意的,還是陳蟄的學問。
事實上,陳止對這個弟子有著虧欠,還沒怎麼教他,自己就踏上了遊學之路,隨後一年多未歸,只是在走的時候,給陳蟄留了些書冊、教材,又安排了家人監督,但為學這件事,沒有老師督促,主要還看自己,往往進境緩慢。
有鑑於此,晚飯之後,陳止就叫來陳蟄,考較他的學問。
師徒二人一陣對答過後,陳止微微點頭,道:“你這一年確實沒有閒著,也沒有偷懶,基礎上該學的東西,都已經學了。”
陳蟄聽得此言,頓時眉開眼笑。
他因境遇改變,深刻意識到機會難得,加上祖父督促,所以格外用功,就想著憋著一口氣,等老師回來的時候能得到誇讚,現在總算是沒有白費功夫。
陳止說過之後,又道:“不過,為學之道,光是看書是不夠的,還得多看看、多走走。”
陳蟄一聽,趕緊正襟危坐,等著陳止的安排,在他心裡其實很想與陳止同行,他知道陳止將為太守,做一個郡守的弟子,在當地必然大有好處吧?
只是陳止的話,卻讓他有些失望――
“這幾天,你多和陳物聊聊,他與我同行,走南闖北,頗有見識,學問造詣進境飛速,可為你友,待時機成熟,我會派人來接你,跟在我身邊為學。”
考慮到陳蟄的基礎薄弱,為學的時日尚短,多打打基礎,並無壞處,至於陳蟄的想法,陳止多少能夠猜到,但還是決定磨一磨對方的性子為好。
等師徒對答過後,就有僕從過來通報,說有人送來請帖。
陳止讓人送來,接來一看,正是臥冰樓晚宴的請帖,時間就定在明天。
“這些名士,也是心急,我剛把事忙完,就來送請帖,也罷,正好去看看有什麼人物,徐郡守說的不錯,北上代郡,為一地太守,乃是父母官,要治理偌大土地,諸多事物,就算一個人能處理的過來,終歸要找些人手的,否則就要被政務纏身,別想再謀劃其他事情了。”
他又想到徐輝提到了那個人。
“小仙翁葛洪,在後世很有名氣,我沒刻意去了解過,也知道是道教上有名的人物,還有《抱朴子》流傳於世,就是不知這人有沒有為政之能,但至少在煉丹上有造詣,或許可以加以延伸,但話說回來了,這樣的人,想要招攬也不容易啊。”
以葛洪的名氣,即便什麼政務都無法處理,但單純養著,也能提升名望,更何況煉丹本身涉及到化學,也能有不小的助力,只是陳止過去也聽過其人名號,知道不是一個容易招攬的人。
“也罷,先結交了再說,徐郡說了,還有一位大賢,似乎很得幾位名士的推崇,也不知道是何方神聖。”
帶著這樣的想法,等到了第二天,陳止就準時的抵達了臥冰樓。
遠遠的,就看到有人在門口等待,等他下了車,那人立刻就迎了上來。
“張先生,使不得!”
陳止很快就認出了來人,正是彭城名士張詠。
這位張詠,過去與陳止有過一點衝突,但在認識到陳止的能耐後,立馬就轉變了態度,一門心思的結交。
“怎麼使不得?莫非是陳郡守看不上我了?”張詠故作姿態,隨後哈哈大笑,“好了,人都到齊了,就等著你來了,快隨我進去,我給你引薦幾位大賢,也好讓你北上的時候,有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