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說,冠絕新漢朝,戰袍染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郭象已經六十多歲了,以這個時代的衛生和醫療水平來看,接近極限壽元極限,遠平均年齡。
他的面板已經鬆弛了,頭近乎花白,眼皮聳拉著,背也佝僂著,不過跪坐於席上,卻儘量挺著腰桿,神色中有一絲輕微的疲憊,但看上去精神不錯。
當然了,這個時代的平均年齡,被布衣平民拉低了很多,這些有著地位計程車人,生養不同,年齡比之平均值高上許多,其實並不奇怪。
“見過郭師,讓您久等了。”
看著面前的這人,陳止從容的行禮,後者則點頭回禮,然後一轉頭,吩咐著身邊兩名青衣僕從,將一張張寫滿了字的紙拿出來,放在身前矮桌上。
郭象其人,備受新漢士人推崇,不過陳止在剛見到他的時候,心裡是非常複雜的,因為在第一世的時候,他曾經看到過有關郭象的論述。
那篇論述,在肯定郭象在學問上成就的同時,卻也提出了一個看法,就是郭象乃是將向秀所做的《莊子》註釋,竊以為己注。
向秀為竹林七賢之一,時人說他清悟有遠識,少為山濤所知,雅好老莊之學,也是一位大賢,但已然作古,生前層為《莊子》做注,但並未完成,郭象續之,後以為竊。
這段歷史在新漢的時間線上也頗為類似,只不過在這裡的普遍說法,是郭象之學是在向秀的基礎上廣而述之,郭象的《莊子注》實乃承載了向秀和郭象兩人的學問結晶。
陳止對這個看法,自有其想法,藉著職務之便,找來了兩人所做之注,對比之後現,郭象的註釋和向秀的註釋,其實是有差別的,但多數為文異而旨不背,又或者有部分語句乾脆就是文同意同,當然也有不少是文義同而稍略的,亦有義同而略加補綴的。
陳止對此也有自己的判斷,蓋因郭象之註解,非常類似於後世的“中譯中”,也就是將原本的一句話,用不同的語句表示出來,是的一種抄襲的常用手法,他還記得,在後世時常有人在中譯中後,名聲蓋過原主,仗著擁躉眾多,返過去倒打一耙的,可謂厚顏無恥。
不過郭象又有不同,因為他確實是有自己的學問底蘊,以及自有理論的,這點在陳止與郭象的幾次交談中,有著深刻體驗
郭象不是第一次來了,他每次過來,都會透過陳止查詢些許典籍,也經常和陳止談論自己的想法和倡議。
正因如此,陳止才知道這個人是有真才實學的,而且也想要留下一點東西。
“守一,你來看看這一句。”
陳止正想著,對面老人的一句話將他的思緒打斷,抬頭看去,就見郭象正朝自己招手,並指著身前紙上的一句話。
陳止順勢過去,低頭一看,見那一句寫著的是:“夫仁義者,人之性也;人性有變,古今不同也。故遊寄而過去則冥;若滯而繫於一方則見。見則偽生,偽生而責多矣。”
品味片刻,陳止點頭道:“郭公果是尚變,此言深得內外相冥之意。”
郭象不由點頭笑道:“果然是守一,能看出其中分野,我的幾個弟子初看之時,也有疑惑,問此言是否有誤,蓋因有亂序之嫌,我就說,若只是執著於不變的陳規,又如何能讓名教與自然之理趨同?我今日過來,就是想將這一句完善,須得幾部老莊典籍,守一可有推薦?”
陳止有很多可以推薦的,因為他很清楚,眼前這位宗師所要的,其實不只是老莊之言,更準確的說,他要的是足以佐證自身論點的書籍,無論是老莊和弟子的言語,還是道家的幾個流派,亦或是何晏、王弼的經學,其實都可。
陳止很清楚,眼前這位宗師的學術思想,正在朝著什麼方向轉變
他正在試圖儒道合流。
一念至此,陳止便報出幾個書名,大概介紹了內容之後,郭象滿意的點頭道:“正需要這幾部,有守一你在這裡坐鎮,果是方便許多了啊。”
陳止就吩咐奉書人去將提及的三本書、四卷簡牘取來,他則順勢坐下來,與面前的老人閒聊起來。
陳止和郭象在過去實有一點交集,準確的說,是和郭象的子侄輩有過交集,也就是陳華的那位老師,廣陵郭展。
郭展是被《師說》一文壞了名聲,於是潛心閉關,已有一年多沒訊息了,其人是郭象的侄子,也繼承了一部分學說,可以說是弟子,卻又有曲解,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而且對陳止有著明顯的敵意。
關於這點,郭象顯然是知道的,之前一次交談中,就曾經談及這事,但老人卻不怎麼在意,對郭象所扭曲的學問之道,並無追究之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