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冠絕新漢朝,戰袍染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攙和進來的,居然回事匈奴人,難道這就是陳止執意要查的東西?”
看著手下人送來的卷宗,張若眉頭緊鎖,意識到這次的事情並不簡單,牽扯甚廣。
“除了這個匈奴人的蹤跡之外,竟然還有朝中勢力的痕跡,這下可就不好弄了,一個不小心,牽連太廣,那此案就有可能不了了之,可如果太過收斂,最後的案情不痛不癢,一樣不可能有驚醒作用,更不能讓朝中注意到危險。”
這個案件,背後有不少疑點,更牽扯了幾方勢力,如果處理的不好,那麼各方都要有意淡化,最終就是不了了之,毫無作用,可如果處理的太過輕描淡寫,一樣浪費了機會,無法透過此案,敲山震虎。
在彭城待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張若始終在處理著案件,但也沒有放鬆對朝中的瞭解,他畢竟掛著廷尉正之職,每過幾天,都有人專門將京城的情況,以及部分案件的審理過程、結果,整理成文書,給他送來。
在這種方法之下,讓張若保持了對中樞的瞭解。
“武鄉侯北上之後,朝中的爭鬥並沒有停歇,幾位王爺都伸手進來了,想要打壓世家大族的進一步壯大,但這無疑和先帝扶北抗南的策略有了衝突,因此朝中亂局,一日高過一日,這種時候,有人想要對功勳之首的武鄉侯動手,並不讓人意外,但假借異族之手,就有些過分了,背後說不定有什麼交易,尤其是武鄉侯正領兵北上……”
想著想著,張若意識到了裡面不對勁的地方,不由眯起眼睛,讓人備上了筆墨紙硯,然後就書寫起來。
等過了一會,有個僕人過來,見張若在動筆,就候在門邊,等張若放下筆,他才進來說道:“啟稟老爺,有人過來拜訪?”
張若頭也不回的問道:“是京城又有訊息傳來了?”
那僕人搖搖頭道:“不是,來人姓呂,聽說是青州過來了,要給老爺您送請帖。”
“送請帖的?”張若露出意外之色,但還是點頭道,“讓人進來吧。”
很快,一身僕從打扮的男子就走了進來,但他龍行虎步、風姿卓越,行走間彷彿有風雲同行,好一個瀟灑氣度,看得張若不由稱奇。
“這是哪家的家僕,竟然有如此氣度?就是一般小地方的名士,也不過如此了吧。”
這個念頭落下,那人已經嚴格按照周禮,給張若行了一禮,然後兩手捧著一張請帖遞了過來,口中則道:“青州孔氏下僕呂津,奉命前來送帖,還請張君接過。”
“孔家的人?”
張若微微點頭,結果了請帖,並沒有立刻開啟,而是等著下文。
果然,這呂津接著就道:“張君乃是法家大賢,出於名門,此次請帖,是請張君能往杏壇論道,約莫就在兩個月之後。”
張若搖頭道:“你當知曉我為朝官,不可擅離,這個請帖我收下了,但到時候能不能到,就不好說了。”
呂津半點也不意外,更不爭取,只是語氣平和的說道:“我等也是知曉的,但這次論道與以往不同,有番外之人前來,更有佛門高僧論法,實為盛事,以張君之名、上品之尊,若是沒有邀請,那可是說不過去的。”
“哦?聽你這意思,這次是廣邀名士了?”張若聽出一點味道,“那這彭城郡,也有不少人在邀請之列吧?”
“不錯,”呂津點了點頭,“此次盛事,我家主人有心引諸家共論,彭城俊傑眾多,如貴靜先生、無憂先生、清湖先生,都是德高望重的長者,又有張君、庾御史居於此,有陸映、陶涯等正好在此遊學。”
他說了很多人,但真正的彭城人士其實不多,如張若、庾亮,都是過來辦案的,而陸映、陶涯則是遊學經過,因為某些事耽擱下來的,結果也都備好了請帖。
不過,從呂津的風度來看,這給人送請帖的活,也是分人的,呂津其人風度翩翩,雖然是家丁之流,但看起來宛如名士,因此過來給張若送請帖,而陸映、陶涯等人面對的,大概就不是這等人物了。
“這麼說,我這一封請帖,是事先就準備好的?”張若聞言說著,忽然話鋒一轉,“你剛才提到了陸映,說到了陶涯,那可還備好了彭城陳止的請帖?”
呂津露出尷尬之色,說道:“我等此行,是先南後北,蓋因我家老爺之前去了南方拜訪老友,然後得了諸位行蹤之後,寫下了請帖,那個時候陳先生在南邊只有文章流傳,我家老爺也很欣賞,不過……因為時間緊迫,沒有來得及寫下請帖。”
說著,他的神色就有些不自然了,因為這確實是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