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7章 第三百一十七章,汴京春深,小麥s,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栩親自走了下來,接過蘇瞻手中的烏紗帽,拿在手中端詳起來。他唇角帶笑,面容柔和,一雙桃花眼卻淬了毒一般,自烏紗帽上轉向兩側的官員們。
殿上官員們立時安靜了下來,不少人垂首縮肩,成了趙梣口中的鵪鶉。畢竟這位風華絕代的燕王殿下翻臉快過翻書,殺死親兄長魯王趙檀時眼睛也不眨一下。死在他手上,也就只能白死。
“和重真是世間少有的君子。”趙栩長嘆了一聲,面露可惜之意,舉了舉手中的烏紗帽:“這款官帽,透氣清爽,比雙腳幞頭好看許多,聽聞還是由和重所創,風靡官場。”
蘇瞻不禁一怔,趙栩這絃歌的雅意,他聽不出。
趙栩笑了笑,親手將烏紗帽替蘇瞻戴好:“和重三次拜相,心胸寬廣,世人多有不及。這棄城棄民之罪,你願一力承擔,為百官替罪,本王實在欽佩,也十分不捨。”
蘇瞻胸口一酸,他因趙栩才再次拜相,諸多利國利民之策,只待戰事平息後方能一展宏圖,他微微躬身道:“和重有負殿下所託,實在無顏以見殿下。”
趙栩將他扶了起來,朗聲道:“大趙百官,若人人都能似蘇相這般敢說敢做敢承擔,何愁官場不清明?何愁大趙不興?今日和重雖因棄外城之決策替百官頂罪而罷相,卻令天下人見識到朝廷絕不退讓的決心。”
殿上眾人都一呆,燕王不是在挽留蘇相麼?罷相?他方才是說了罷相兩個字麼?不少人面面相覷,再看向上首的蘇瞻。
“唯有君子心,顯豁知幽抱。”趙栩嘆道:“還請和重仍在資政殿擔任大資,每日入宮來給授課。諸多大事,陛下和娘娘依然有賴和重出謀劃策。今日和重你替百官頂罪,百官亦願與你共進退,身為人臣,這等榮耀亦極其難得。”
蘇瞻看著趙栩深不見底的眸子,心中苦澀難當,結黨營私以百官要挾兩宮,他怎會是這種奸佞之人?棄外城之策並沒有錯,但情勢轉變後,沒有錯也有錯,他來擔當便是。趙栩話裡給他留足了餘地,不遠離朝政,便有再次拜相的契機。
蘇瞻轉身拱手道:“諸位臣工,叛黨方退,百廢待興,還請諸位全心全意效力朝廷,堅守其職。若因和重而棄朝廷與萬民不顧,豈不陷和重於滔天大罪之中?萬萬不可!”
趙栩的眸子落在蘇瞻的背上。確實可惜了。
百官一陣嗡嗡聲後,紛紛躬身向蘇瞻行禮,允諾會為朝廷和百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蘇瞻緩緩轉過身來,向御座上的趙梣和向太后跪拜下去:“臣奉先帝遺命,蒙娘娘陛下信賴,承燕王殿下之器重,身為宰執之首,三個月來兢兢業業,不敢有須臾疏忽,今日罷相前,臣還有最後一奏。”
向太后感慨萬千,柔聲道:“蘇卿奏來。”
蘇瞻高舉玉笏,朗聲道:“二府與兩宮先前有約,有朝一日燕王殿下腿傷痊癒,需承先帝遺願,還政於燕王。今臣喜見殿下痊癒,臣蘇瞻奏請陛下禪位於燕王,由燕王趙栩繼承大統。”
殿上驟然寂靜了片刻,謝相出列高聲道:“臣附議。”
百官裡也有人醒悟過來,蘇瞻就是蘇瞻,此奏一出,離他再次拜相的日子還遠嗎?
有想將功贖罪的,有想討好趙栩的,也有真心想遵守舊約的。滿殿文武官員,附議者十有八九。
張子厚卻一聲不吭,他親眼見到向太后與趙梣三個月來變得十分親厚,若是兩宮不情願遜位,便又生出了嫌隙,倒不如在天下太平後再議此事,順水行舟勢不可擋。而趙栩帶著趙梣參加宣德門之戰,他竟吃不準殿下心中所想,是要趙梣知難而退,還是殿下在壺口一躍後已無意帝位。
向太后抿唇不語,看著左下首雲淡風輕面不改色的趙栩,心裡有一些躊躇和悵然。
趙梣突然猛地站了起來。
殿上又靜了下去,不少人微微抬起眼皮,在趙梣和趙栩身上來回打轉,心驚膽戰。
趙梣大聲道:“蘇卿言之有理,六哥腿傷好了,就該由六哥做皇帝。”他轉頭看著向太后,有一點如釋重負地籲出口氣,笑了起來。
向太后眼眶一紅,低聲喚道:“十五郎?”
趙梣卻挪動小短腿,走下御座,來到趙栩的面前,仰首道:“今便祗順天命,出遜別宮,禪位於燕王栩,一依唐虞、漢魏故事。”
這幾句卻是從他即位開始便熟記於心的,先是盼著早點說出這句便能回到生母姜氏身邊,後來是盼著說出這句就能不再那麼早起床那麼晚睡覺,甚至練弓馬和寫字時也會默默唸叨幾回。再後來向太后不提起,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