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子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初遇,歸卿,莫子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年雖然在最需要雨的時候連著四個月乾旱,還偏在往年最不希望下雨的時候忽然下了一場大雨,但因為村人齊心協力,沒力氣挑水的儘可能幹了澆水除草捉蟲子、甚至縫補刷洗餵雞鴨等小活計,將壯勞力們解放出來,完美分工的結果是莊稼受乾旱影響甚微,卻享受到溫度偏高的好處,熟得早,大家夥兒也就沒貪心非得等到往年收割的時候才收割,都是穗子差不多壓秤了就收了,脫粒晾曬的時候也分工合理……
於是大雨瓢盆的時候,村子裡頭大多數人家都已經將糧食曬乾收到倉庫裡頭去,少數幾家實在趕不及的,有之前全村協力的慣性在,全村人搶救那麼二三家的糧食,也總不至於給淋溼了。
何況雨雖然連著下了兩天,可那兩天別說讓白水河的水又滿起來,連給地解渴都不夠,雨停不到半天,地又幹得能將糧食直接鋪上去晾曬了。
就是下雨那兩天稍微麻煩點,可這個秋冬大家夥兒最不缺的就是柴禾,娃娃們受之前氣氛影響,就是瘋玩的時候也沒忘了儘可能為家裡村裡做點兒什麼,滿山遍地的乾草乾柴是撿得多多的。
起了炕,人雖熱得慌,糧食卻沒潮半點。
小王村在這樣大旱裡頭,照樣過了個豐收年。
只不過其他相鄰多少都有點不太妙,如柳樹裡那般上游的人家還好點,小王村都沒誰真旱死了莊稼,他們總是白水河上游的,若能如柳樹裡那樣也大致將力氣往一處使,收成也不會比小王村差太多,會差的也是些明明有壯勞力還不下狠心幹活的人家。
童家溝更是和小王村走得近,連混種黃豆的法子都學去了,收成更是不會差到哪兒去。
可別處,像是程家村那樣只知道琢磨“大義”的極品,又或者是上溪村、下溪村那樣,一個還不等事情無可挽回就先要做絕,一個卻是平日無事之時連多挖一道溝都不肯、到了要緊關頭卻捨得拼命的……
少不得總要有這樣那樣的不足。
小王村這一回就豐收也豐收得很低調,雖然這年景糧食肯定能賣個高價,可這麼拼命還收起來的糧食,誰捨得賣呢?
就是前兩年都是豐年,糧倉裡並不短少,也寧可留著。
因有老人唸叨:
“旱澇旱澇,再者大旱之後恐有蝗神出沒……”
大家越發小心翼翼,寧可下力氣費工夫擴糧倉,也不捨得賣一斗。
甚至連宮家每年秋後總會出去的賣糧隊,今年也取消了。
但賣糧隊沒出去,卻不等於大傢伙就都死守在村子裡。
據說明年有秋闈,宮家幾個秀才都要去買書,買新出的大家時文。
而除了這等高大上的,各家也有各家要添置的小東西。
例如宮家。
宮十二這些天已經收到四五套衣裳,其中王瓶兒獨自貢獻的就有由裡到外全一套,他家大郎到四郎合力做的又有一套,外加鞋子五雙,周大春又送了三雙來,並給小栓子的一套衣裳……
可就是這麼著,宮阿爹也覺得兒子們的衣裳不足穿:
“栓子轉年也能進學了,雖說族裡各種補貼都不缺,總也要做兩件合適的衣裳,書包也要做上,還有練武時候的短打鞋子……”
又:
“瓶兒大春他們都有心了,可大哥兒到底是個哥兒,衣裳不愛花俏,好歹也要買兩朵花根頭繩的戴一戴,可別總讓人當你小子似的……”
宮十二==:本大爺不是小子,本大爺是個大男子!
但也知道宮阿爹的心思,大抵不過是往年實在沒法子,今年家裡忽然一下子就過得好了,族裡幫著起大屋不說,家裡糧倉也滿了,因賣了兔子雞鴨的,又有宮十二在秋收之前,打著的那拱到山下來覓食的兩隻野豬,還有秋收之後打到的一隻,一轉手賣出去,手裡也就有了錢,自然就想著好好打扮打扮自家孩子……
宮十二也不去和宮阿爹掙什麼,再者他雖不稀罕花兒戴,也沒想著要在這裡長久生活,可到底來了一遭,越是看著已經攢到二十萬的jj點,越是想著快能回去,就越是覺得要出去看看才不虧。
——否則回頭和宮十一那混蛋一說,穿越一回就只埋頭挑水種田忙的,可不得給笑死了嗎?
懷著這樣的心思,宮十二提前一天趕早進山,尋摸著打了兩隻山羊、還捉了一對活的野鴨,就和宮阿爹一起往鎮上趕集去。
嗯,大伯爺宮且楦也同行,據說族裡幾個秀才挑的時文不全面,他要幫著去找點兒門路,抄出近兩年的邸報瞧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