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子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章 蝗災預警,歸卿,莫子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服氣,也真曾在打獵本事上勝過宮家漢子一籌。
落得如今,人窮志短,又恐宮氏見著他們上門,又在疏遠了外甥兒去,不免猶豫。
宮十二就笑:“我們這族裡長輩見不見再另說,可我們這小輩兒的沒見識,阿舅爺可捨得不好生教導一二?”
劉茂自然不忍心。
這一帶能聚起白水河,近山村落還常有山泉彙整合溪,大劉村那樣半個村落在山腰的都能開得出田地……
這一帶,不說年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但乾旱成災卻也少見。
應對蝗災的經驗,自然也是少得很。
劉茂自己也是因著早年曾經往外頭跑過,還不提防遇上過兩回蝗災,聽幾處老人說了些故事,這些年因著腿腳不好遠行,卻也沒真吃白飯:
殘缺的手指做不來太精細的活計,可腿腳好的時候卻沒少往近處山林尋些適合雕刻的木頭,挑些適合編織的藤條等物。
又正因為他腿腳不甚便利,對天氣感知更敏銳,對近處植皮也更珍惜。
“都說旱極而蝗,老人們還有說蝗神是因著江河水落,蝦神住不開了,就化蝗而出,另覓居所的……
這後一種說法我也不曾親眼見過,但之前偶然遇上過兩次蝗災的地方,確實前一二年、或二三年,都持續有過大旱。”
劉茂說到此處,略緩了口氣,而後方才繼續:
“按說,一般只得旱個三五月的,莊稼多少還能收得些上來的地方,未必能起得了蝗災,可事情總難絕對。”
要做一個好獵戶,可真不是有把子蠻力就行的。
劉茂的觀察力不錯,心思也細,又因為才半大小子時,家裡頭阿父阿爹就先後亡故,他不忍心總讓已經出嫁的哥哥為他操心,又不肯隨意涉險絕了自家香火,少不得進山得時候就格外仔細,除了祖傳的經驗,自己也琢磨比較了不少小細節。
這一琢磨成習慣,外出遇上蝗災中或者蝗災過後的地兒,除了聽老人講古、聽官府宣讀應對措施之外,少不得也要自己多看看、多琢磨。
然後劉茂就真發現了幾處別人沒提及的細節:
有時候都是一般旱,甚至還更旱的地方,但因著種植的莊稼樹木更耐旱些,植物留得多的地方,縱然起了蝗災,那初起的蝗蟲也要少一些,雖然因為別處的蝗蟲也會給植物吸引過來,最終災情不見得比別處輕,可就他觀察,再加上老人們說道,甚至單純從蝦神化蝗的說法類推——
也很可能是原本依著植物居住的什麼神明,因為植物少了住不下,才化蝗而出呢?
所以植物越少,蝗蟲越多?
當然,早年的時候,因著家鄉這一代基本就沒鬧過旱災,劉茂也就是那麼一琢磨,並不往心裡去。
可這一回不同。
這一回大旱之下,除了莊稼減收,因著這周遭樹啊草的多是需水量大的,互逢乾旱,枯死了不知道多少:
“數是數不清啦,可我往日常能走動的地方,那能活著的樹木都不夠原先兩成兒的——
這個,卻都是我早年遇上會起蝗的樣子了,實在不敢不防啊!
蝗神真鬧起來,不定連人都吃得的哩!”
劉茂想起早年遇上的,那蝗災之後的悲慘,還有一次真遇上蝗蟲還正肆虐時的可怖:
鋪天蓋地一大片,一忽兒過去什麼莊稼都吃光,連野草都難剩幾棵,看得他這個不相關的人都心疼得慌。
但要真有誰心疼不過出去敢蝗神們,這給啄缺皮肉都是輕的,弄瞎了眼、甚至傷重沒命的,聽人說也不少有哩!
別說他如今這廢人一般,就是還是最大膽最能為的時候,他也還是寧可遇上幾頭熊瞎子一群大野豬的,好歹還能指望上樹過河跑出個生天,卻真不敢和那樣烏壓壓似乎無邊無際的一片兒對上哩!
劉茂一說一唏噓,話裡頭也摻雜了不少愚昧之言,可宮十二是什麼人哪?
再不愛讀書再沒文化,好歹也是大家子弟,又經歷過點兒資訊網路洗禮的好嗎?
這旱極而蝗的話兒聽過,這百分之幾十以下的植皮就好出蝗蟲的說法也聽過——雖然不記得具體百分之幾十最容易出蝗蟲,但肯定在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啊!
雖然劉茂還要說:“我這些年也沒能走運,就是你表舅他們也再沒入過深山,裡頭具體怎麼說不清,可樹木折損了許多是肯定的……”
宮十二卻是沒少進山的啊!
頓時臥槽:要不是阿舅爺說起來,本大爺這雙招子是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