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子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歸卿,莫子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獻出來祭祀的娃娃都住在這東廂裡頭,但這東廂裡頭住的,卻不只是那幾個娃娃。
作為犧牲者的阿爹,小王村這幾年嫁過來的哥兒基本也都被關在這兒,其中有個王五兒,他家的娃娃雖說比王瓶兒家的還要大倆月,他自己卻是兩年多前才嫁過來的,只不過才嫁人不過月餘就開懷。
那會子人都說這王五兒運氣好,像他原家阿爹能生會養的(王五兒有三個兄長,一個哥哥,最大的一個兄長也是他爹才嫁人倆月就懷上的),只不過到了如今,這運氣到底是好運氣還是壞運氣,卻實在不好說。
現在這幾個夫郎就圍坐著,一邊安撫孩子,一邊自個兒卻忍不住發愁。
王五兒也在愁,只不過他愁的和別人不太一樣:
“瓶兒哥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王阿藍有點煩:“還能怎麼樣?這鬼法子可就是他家漢子想出來的!我就說那程浩健不是個玩意,會讀書頂個啥用?陰壞陰壞的……”
小王村裡的王氏人,原據說就是一個祖宗的,早幾十年堂族同姓之間也不禁婚姻,也就是近些年和宮氏學了些據說是正經兒大戶人家的講究,同族婚嫁的少了許多。
但總的說起來,這一屋子哥兒娃娃的,也還都是親戚。
王阿藍說起來和王瓶兒還該比旁人親近幾分,兩家阿公是哥弟,他們原家又住得近。
只是王瓶兒家裡頭是幾個兄長就他一個小哥兒,素來養得嬌,性子多少也有點傲,偏王阿藍家是一連六個哥兒才得了一個小漢子,阿藍偏還是排行第六的那個哥兒,和他那漢子阿弟又只差了一歲略餘,這在家裡頭的地位就少不得有點兒微妙。
後來也巧,程浩健家往小王村裡頭打聽哥兒的時候,王阿藍和王瓶兒都算適齡,甚至王阿藍還長得格外好些,可誰讓他沒個里正阿父,哥哥們又都嫁得尋常,更沒幾個能撐腰的阿兄呢?
結果王瓶兒就成了童生夫郎,哪怕都幾年了一直只是童生夫郎,王阿藍婚後生活也還過得去,夫婿老實巴交的,孩子他阿爺阿公也一般老實巴交的,他第二年上才開懷,還只生了個小哥兒,一家子也都還稀罕著娃娃、也沒說他半點不好,後來又得了個小哥兒,夫家阿爹也依然勸他是“花開多了總會結果”,真是再沒有更體諒人的。
可這王阿藍見著王瓶兒時,總還有幾分意難平。
不過若非如今這事,王阿藍也就是和王瓶兒關係淡點,兩家並沒有起什麼矛盾。
可有了這事兒……
王阿藍一想到自己那個老實到連大哥兒被人搶走了、也還老實著不敢反對族裡長輩的夫婿,再想想那個小娃娃都被程浩健他那賤人阿爹哄過手、回頭聽說了卻還是發瘋般衝出去拼命的王瓶兒,這心裡頭著實說不清是啥滋味。
所以雖然也沒人攔著他叨叨,可他自己叨叨了幾句就也沒意思:
“瓶兒那傻子,也是瞎了眼了……”
當日王瓶兒正帶著娃娃,和幾個小王村嫁過來的夫郎商量:
“這近些天連人用的水都要精打細算著了,雖說吃喝還勉強有,洗漱上頭可實在是……
這大人受得住,小娃娃可難熬,一身的痱子看得人著實心疼著呢!
我想著實在不得已,不如都回原家住些天?好歹原家那兒多有深井,再難也不至於要短著娃娃們……”
程浩健阿爹,上溪村嫁來的史氏,這村裡人稱七阿公的,就笑得格外諂媚地來了。
他一來就誇王瓶兒各種好,然後又誇小王村的風水也諸般好:
“連這樣大的災年,白水河眼看都幹大半了,小王村還有那麼金黃金黃的麥浪,那麼大顆大顆的稻穀!據說打下來的糧食比往年還多哩!簡直十里八村的好收成都偏了那一地去咯,也不知道你們村那風水怎麼安排的……”
這好話說著說著,偏就含了幾分酸,但這位七阿公素來是這般性子,大家夥兒也不以為意,王瓶兒的笑容雖淡了些,到底還是笑:
“阿爹贊得實在太過,我原家那兒哪有什麼風水?不就是村子裡頭多挖了兩口深井嗎?
我剛來那時候,原家阿父也說要給家裡頭多挖一口,也是與我多份嫁妝的意思,可不是您和孩子阿爺說家裡原有那口井出水也還甜,銀錢要使不完,還不如留著供夫君讀書的嘛!”
史氏臉上頓時就是一僵,轉眼居然還是笑,就是話語有些含糊:
“家裡那井水確實甜,誰能想到會這樣呢?”
又笑著去摸小孫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