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子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 老實和老憨,歸卿,莫子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小王村嫁到程家村去的哥兒,也不是個個都遭遇到像程浩健那樣“大義”的極品貨色,大多數人家都還是不太捨得自家血肉的,只不過時下講究故土難離,又宗族勢大,敢於以一身敵一村一族的勇士,也實在少見就是了。
可少見,卻不等於沒有。
那程家村裡頭還有個程老實,嗯,他還真就叫程老實——
因為不像程浩健家那樣,曾祖那一輩據說很是攢了些銀錢,供著他們父子三代都讀了些書,
程老實家不過是普普通通一個農家,起名也就沒那麼講究,這老實頭剛出生時就憑長相特徵,獲得“大頭”之名,後來長到十三四歲,因為老實出了名,他爹索性就在給他上族譜的時候,請族長填上“老實”二字。
這位也娶了小王村的哥兒,也是個王氏,更還是宮家的曾外孫——
那大王氏的阿爹童氏,乃是宮家嫁到童家溝子的哥兒多出。
是以這童氏跟著阿爹學了些字,大王氏又跟著童氏學了些字,不說如何知書達理,幾個帳畫個押,看份契書讀個佈告都沒問題。
程老實原本大字不識一個,這娶了夫郎之後,也跟著學了幾個字,好歹簽字畫押的時候不用按手模,能歪歪扭扭簽上自己的名字了,勉強也脫離了睜眼瞎的範圍,對自家夫郎自然是又心愛、又敬重。
後來夫夫倆生了兩個漢子、一個哥兒,也都跟著他們阿爹學了不少字。
哥兒因著還小未議親,且不說他;大小子程大平雖沒能娶得上小王村的哥兒,卻因著識字,農閒時很能在鎮子上尋些活計,程老實越發覺得這小王村的哥兒稀罕得不行。
正好,到了二小子程二安十六七歲上頭,那大王氏原家哥哥的幼子,因出生時難產一貫體弱的小哥兒王壽壽也剛好及笄。
程老實盤算著這夫郎原家素來兄弟和睦,教出來的哥兒又能寫會算的,不說貪圖多少嫁妝,若能再教出一二代識字的娃娃,不求考取功名,若都能在鎮上尋個輕鬆的活計,幾代下來也未必不能擺脫這地裡刨食的艱難哩!
為此,程老實甚至覺得哪怕有個萬一,那王壽壽體弱到沒法子延續香火,給過繼長子的孩子到二房也是一樣的。
那程二安又是幼時常見這表弟的,又感念舅家照顧,再無不應。
所以那王壽壽四年前,比里正家那哥兒王瓶兒只晚了一年半,就嫁到了程家村去。
王壽壽也確實至今未有產育,程大平程二安又都大了,犧牲肯定不敢找他們。
程老實家此次,本可以置身事外。
但人為什麼是人呢?
就是很多事情,哪怕本可以不沾染到自己身上,也不是就都會選擇視而不見。
首先,王壽壽和王瓶兒在原家做哥兒那會子,雖因著一個病弱,一個掐尖,不只不熟,還很有幾分刻意疏遠。
可誰讓兩人有緣,偏嫁到一個村子裡去了呢?
程家村離小王村是挺近,可不說還隔著一條河,就是一個村裡頭嫁對門的人家,也沒有嫁了人的哥兒隨意回原家的呀!
那是要給人講究的。
於是王壽壽猶自可,他夫家的阿公也是原家的舅舅,夫婿也是幼年相熟過的,自己又一貫不愛走動;
王瓶兒卻受不住,程浩健因著兩代人讀書,規矩不免就比尋常村戶大些,
偏王瓶兒原家雖是里正,按說也不該比區區童生家少什麼規矩,
但小王村對哥兒素來就寬容些,王瓶兒又是家中極受寵的,
縱然程浩健他阿爹看著他帶來的嫁妝和背後站著的小王村,不敢如何刁難,那感覺總有幾分不自在。
於是,王瓶兒就開始主動和王壽壽走動了起來。
王壽壽也不是個愛記仇的,王瓶兒那人雖愛掐尖兒,又不是個有壞心的,這走著走著,兩人就真慢慢走熟了。
這一回,聽說了王壽壽和他那小小子的事,王瓶兒當場就落了淚,看得程二安甚是心疼。
然後,就是這個“再者”了。
程老實一貫都是個老實人,小時候跟著去集上賣點兒自己摘的蘑菇野菜的時候,他就特別老實,老實到都有點傻乎乎的,讓人少給個一文兩文的,也從來不爭執。
有次還將靈芝混在蘑菇裡頭,給賣了個相當低的價錢,結果買家都走遠了,旁邊才有識貨的人告訴他。
這程老實那會子已經有十四歲,本該是小漢子們血氣方剛的時候,偏他實在太老實,也不去問那人——還是同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