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丸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章 號二更,六十年代媒婆生涯,山楂丸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冬天黑得早,韓念念睡時外邊天已經擦黑了,瞧見喝了一半的飲料瓶還大咧咧擱在書桌上,狠拍額頭,暗罵自己腦殘,趕緊揮手進空間,趿拉上棉拖鞋出去。
雪下得老厚,方知行坐在廊簷下敲敲打打,小板凳的模型已經初具。
“方書記,家裡板凳已經夠坐啦,天這麼冷,快進來呀。”韓念念縮著腦袋出去摸他手,冰冷。
方知行指指小板凳,笑道,“我做的是火桶,你自己看看。”
韓念念咦了一聲,仔細看了下,樣式是小板凳不錯,只是有兩層,下面一層裹了鐵皮,等於是個變相的小火盆,木炭扔進去坐在上面就等於在烤火。
韓念念新奇不已,朝方知行豎了個大拇指,“方書記,你真厲害!”
方知行彎了嘴角,笑意岑岑,隨後想到了什麼似的,說她,“冬天要喝開水,以後不能喝些亂七八糟的知道嗎?”
韓念念差點沒被嗆住,仔細瞅了瞅他神色,見無異常,還想再看,人家已經起了,丟給她個背影,徑直把小板凳拎去廚房,沒多大一會兒,從鐵皮爐子裡夾了一塊燒得正旺的煤球,拎到堂屋,讓她坐著試試。
韓念念撇開腦中的胡思亂想,坐在上面試了試,開心道,“好暖!比坐被窩舒服多了!”
說話間,腳也貼在上面一塊烤,暖氣從下而上,蒸得小肚子也舒服。
“坐歸坐,但家裡門一定要開著。”方知行不放心叮囑。
怕煤氣中毒嘛,這個韓念念知道,“奶奶呢,又去打牌啦?”
方知行嗯了一聲,乾脆把鐵皮爐子搬到堂屋,門開著燒水熬粥熱饅頭,又刷鐵鍋炒了一盤雪裡蕻。韓念念蹲坐在火桶上,手貼近鐵皮爐子烤手,看方知行進進出出忙活,胸膛拳頭大的地方奇異柔軟,竟有種不回去也挺好的錯覺。
【宿主,您不回去是想以後當妖怪嗎?】
真是盡責的渣系統,無時不刻不在提醒她,要回去要回去...
眼見就快到年了,這天一大早,韓念念就收到了封電報,鄉下發過來的,讓她回去,說陳玲生了個男娃。
韓念念早把奶娃的毛衣織好,又包了一個紅包,偷摸從空間裡搗騰出一小籃雞蛋,趁天氣好,讓方知行騎車跟她一塊回鄉。
看她拾掇的東西,方知行指指地上一小籃雞蛋,“這籃雞蛋得有三十多了吧,上哪湊這麼多?”
韓念念嘿嘿笑,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我自己去郊區農村拿工業劵跟人換的。”
方知行有片刻無語,索性不再問,把家裡另一件軍大衣裹在她身上,自己也裹了件,兩人頂著寒風往鄉下去。
陳玲跟她大嫂一前一後懷上的娃,兩人跟約好了似的,竟趕在一天生,可把姚大嬸忙活的啊,簡直不知道該看著給哪個接生。
好在陳玲孃家離得近,韓桂娟過來伺候了,疼了一整天,總算在夜裡生了個大胖小子,裁衣裳的大剪子拿火烤了,韓桂娟自己剪了奶娃的臍帶,像模像樣打個結,葉蘭英挺著大肚端來熱水給奶娃擦洗,心裡直羨慕小姑子,肚子爭氣,頭胎就來了個男娃!
喜事成雙,陳玲大嫂也生了個男娃,兩個娃一天生,擱一塊就跟雙胞胎似的,把姚大嬸樂得合不攏嘴,立馬去供銷社買了六百響的鞭炮給放了。
等韓念念和方知行過來看望時,奶娃已經出生三天了,眼睛剛睜開,小小的一團,貓咪一樣。
“姐,姐夫,來了就來了,大老遠還帶這些東西幹啥!”陳玲頭上戴了頂氈帽,已經能下床走路。
姚大勇忙著洗搪瓷缸衝糖水,又遞了根菸給方知行,“姐夫,自家卷的煙,將就著抽。”
“不嫌棄。”方知行接了過來,又指指孩子,把煙別在了耳上,“一會兒再抽。”
姚大勇哎一聲,忙去老家讓她娘張羅燒晌飯招待。
陳玲剛生產完,時不時還要奶孩子,方知行沒方便多待,跟他媳婦兒說一聲,索性去山上養殖場看看。
留下韓念念和陳玲姐妹兩盤腿坐炕上說話。
炕上暖和,韓念念舒服的喟嘆一口氣,抱著奶娃逗弄。
“我聽我娘說,他們打算年前搬去城裡,要在城裡過年,你們都走了,剩我自己一個,唉,沒個親戚走沒著沒落的。”陳玲心裡說不上是啥滋味,雖然她也有自己小家了,但多時還是依賴老子娘,跟孃家離得又近,三天兩頭就回去一趟,心裡也踏實些。
韓念念忙安撫她,“姑姑父過完年還回來,他們不打算在城裡長久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