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丸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章 孟薛(4),六十年代媒婆生涯,山楂丸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吳書記找泥瓦匠給孟繁宗他們糊了灶臺,請泥瓦匠的工錢還得他們自己付,五毛錢一天,。了灶臺,但弄鐵鍋卻是個麻煩事。
鐵鍋仍舊是工業用品,沒有工業劵沒辦法買,而嶽嶺當地的工業劵在廣州無法使用。
一家四口,總不能日日去借別人家鐵鍋燒飯,孟繁宗不得不打電話到部隊,讓他哥想辦法弄軍用工業劵。
將就了兩日,孟繁宗總算從駐紮在當地的部隊里弄到工業劵和棉床被褥。
孟繁宗忙的時候,薛曉鷗也沒閒著,來一個地方,跟當地人打好關係很有必要。當地人雖大多說方言,但也不乏會普通話的人,交流起來也沒有什麼太大問題。
吳書記安排他們給中學代課,別的不用教,每日只需要教學生學紅寶書,背誦大段語錄即可,出門在外,必須張口就是語錄,方才顯示出對主席同志的擁護和愛戴。
日子過得飛快,他們來時是金秋十月,轉眼已到了歲尾。
南粵冬天要好過一些,他們帶來的衣裳足夠禦寒,只是小囡眼見蹣跚走路,個子比以前長高的不少,小衣裳已經不能穿,薛曉鷗少不得要拆毛線衣線褲重新給她織,小乖的衣裳先找出套在她身上。
除夕這天大早,孟繁宗就出去了,再回來時拖了兩根甘蔗,還拎了一條魚,薛曉鷗在家灑掃,孟小乖不知道跟哪家小孩一塊去玩了,只剩小囡蹲在牆角扣泥巴。
“爸爸、爸爸抱。”小姑娘兩手糊得滿是泥巴,不管不顧就往孟繁宗身上撲。
孟繁宗扔了甘蔗,魚遞給他媳婦兒,一把將小姑娘抱起,給她洗乾淨了手臉,脫了衣裳鞋讓她上床玩,愛乾淨如孟六爺,接受不了他閨女髒兮兮。
又忍不住說他媳婦兒,“好好的小姑娘被打扮的像個小子,至少給小囡扎兩根辮子。”
薛曉鷗哭笑不得,“不是我不給她扎,是她不願意被梳頭,每天早上哇哇叫,你聽不見啊。”
夫妻兩因此吵了幾句嘴,沒多大的功夫又言和,因為大過年的,還得張羅做年夜飯。
南粵本地方人過除夕跟嶽嶺不大一樣,當地人沒有吃餃子的習慣,生產隊挨家挨戶分的糧主要也是糙米,市裡也極少供應麵粉,沒有面粉和麵,過年這天薛曉鷗沒再包餃子,煮了一條魚,炒了兩盤小菜,蒸上米飯,一家人圍坐在課桌旁吃年夜飯。
“孟大哥,這段時間探聽到怎麼走了沒?”薛曉鷗低聲問。
孟繁宗先沒說,飯後拍了拍孟小乖腦袋,讓他去供銷社買菸,等孟小乖走了之後,他才道,“從大鵬灣遊一截海路就能到那邊,如果靠游泳,你們娘三個遊不過去。”
儘管現在他手腳比之前利索了許多,但舊傷在身,高強度遊不短一截過去,他也沒十足把握。
“孟大哥,不然你先過去...”
孟繁宗想也不想就否決了,“要過去就一起走,丟你一個人帶小乖和小囡不行。再等等,明年我們有大半年的時間,總會能找到機會。”
南粵地區一年裡有大半年時間炎熱,適合下水,翻過年天氣就一日比一日熱了起來,才四月份的天,鎮上的河灣裡每天都有很多青年人在裡面游泳,究其原因,大家心照不宣。
對岸就是香港,日日燈火通明,已經逃過去的給家裡郵寄回大把鈔票,大包衣物,都不是傻子,年輕體力好的小夥子早就蠢蠢欲動。
俗話說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民兵連巡查的再嚴,還是有人避開,成功從大鵬灣下水偷渡香港。
四月份之後,生產隊越來越多青壯年無緣無故鬧失蹤。
沒幾日,緊挨中學住的高大嬸家兒子屍體被撈回來,高大嬸哭得泣不成聲,薛曉鷗剛好碰見,嚇得幾天睡不著覺。
“孟大哥,我聽說阿強是被鯊魚咬死的...”提起這個,薛曉鷗就忍不住打寒顫。
孟繁宗摟住她不停安撫,“我們遊不過去,想其他辦法。”
隨著撈回的屍體越來越多,讓不少人暫時打消了偷渡的念頭,都在觀望,或者說都在想更好的辦法。
五月初,中學另一間空置的教室也住上了人,是從廣州過來勞教的一家壞分子。
這家壞分子的男主人叫孟光德,孟繁宗的親祖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