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小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章 入門,萬界戰歌,巴山小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祖師堂佔地極廣,細細看來,面積和滴水觀下院的演武場相比也不遑多讓。
房梁由橫斷山脈深處極為龐大的方木所造,幾乎像小房子一樣寬,長達百餘丈,也不知道當年是如何從山中運來的。
地上鋪著厚實的青磚,上面鎏著一層金色,只是,如今這金色已經黯淡到近乎灰黑,不再有往日的金碧輝煌。
雖然,隱峰歷代弟子都有認真保養祖師堂,然而,總有些事情是做不到的,比如拒絕時光的侵蝕。
踏入祖師堂中,頓覺空曠。
抬眼望去,顧小召頓生肅穆之感,遙想當年隱峰全盛之際,數千弟子齊聚祖師堂向祖師像行禮的畫面,縱然他心如冰雪,此時,也隱隱有著熱血沸騰的感覺。
一旁的顧飛揚已是不濟。
一路行來,他張著嘴,不時抽上幾口涼氣,滿臉詫異,根本就管理不好自己臉上的表情。
另一旁,聶朝雲頗有些志得意滿。
顧飛揚臉上的表情讓他覺得滿意,自從把這兩位引進門來之後,隱峰就沒有發生什麼好事,他有一種在客人面前丟臉的感覺。如今,這情況就像是一個述說祖上曾經闊過的俗人,看見其他俗人驚詫的表情之後獲得的心理滿足。
想當初,自己初進祖師堂也是這樣的表情。
據說,這祖師堂和滴水觀的祖師堂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只是,顧小召這人他看不明白,明明和自己年齡相仿,本該有著少年的激情和熱血,瞧著卻像老頭子一樣,殊為無趣。
聶朝雲暗暗搖搖頭。
走了許久,一行人來到祖師堂深處。
一幅巨大的畫像懸掛在牆上,慕小桑和蘇枚、胡英兒女已經站在了畫像前,這會兒,她正仰望著著那幅畫像,表情肅穆。
那是一個道裝中年人的畫像。
身著青色道袍的他留著三縷長髯,長眉細目,腳踩著一把長劍在祥雲中飛翔,雙手環抱,一把拂塵被其抱在胸前,在他腦後,懸浮著一面青銅古鏡,上面隱隱散發著金色光澤。
此人就是第一代隱峰掌峰人一塵子張柏聰。
當初滴水觀為了逃避滅門之禍,讓當時的掌教弟子張柏聰帶著秘籍隱匿,這就是隱峰的由來。後來,滴水觀逃過滅門之禍,張柏聰也就成了隱峰的掌峰人,再後來,出家為道,道號一塵子,擔任了滴水觀第七代掌教。
更為重要的是,一塵子張柏聰最後破滅虛空飛昇到了上界。
他也是唯一一個被後人記住道號,而非第幾代滴水真人的掌教。
滴水觀千多年的歷史記載中,除了創派祖師滴水真人之外,也就一塵子張柏聰飛昇了上界。
要知道,破滅虛空並非易事。
就算修煉到武道極致,成為武聖,能夠踏出最後一步破滅虛空飛昇上界的也是少之又少。
至少,近百年,在西南三國並無這樣的傳說。
當一塵子張柏聰飛昇上界之後,隱峰的祖師堂這才建立了起來,要知道,在整個滴水觀,除了本觀建有祖師堂供奉滴水真人之外,也就只有隱峰才有祖師堂,而天柱峰、蓮花峰、青雲峰等三山是沒有的。
世間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凡是能被人燒香祭拜的必須是歷代飛昇上界的真人,否則就是逾越,當受到嚴懲。
這張畫像已經儲存好幾百年了,上面依舊一塵不染,畫中人栩栩如生,就像是隨時都可以活過來一樣。
這幅畫是一名符師所畫。
雖然是一副畫像,實際上卻是一件符器。
據說,若是能掌握其中關竅,這幅畫像甚至有著對敵的功效,可惜,自從萬古橋一戰,掌峰人薛慕塵失蹤之後,如何使用的秘密也就斷了。
聶朝雲領著顧小召兩人來到祖師像前,讓兩人在畫像前站立,自己悄悄退向一側,肅然而立。
先前,聶朝雲已經向兩人講述了祭拜的過程。
顧小召和顧飛揚也就按照流程扣頭燒香,整個程式並不繁瑣,沒花多少時間也就完成了。
沒有什麼祖師顯靈的異像,開始和結束都一樣,一塵子張柏聰始終眯著眼睛面無表情地注視著下方。
之後,慕小桑等人把他們引到了祖師堂後方。
那裡,有著一間小屋。
屋中央擺著一個巨大的玉盤,玉盤上刻畫著許多符文,扭扭曲曲、彎彎繞繞、就像是無數的小蝌蚪。
顧飛揚只看了一眼,立刻覺得頭暈眼花,忙移開了視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