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澀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 議親,質子為皇[重生],澀澀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我之志向,自始至終,從不曾變!”
謝遠這番話一出口,江白心頭的大石就落了下來,上前一步,攙扶起了謝遠,細細打量著如今才十二歲的外甥,心中既不捨又無奈。
然而,眼看聖人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越發不如從前,而定王、敬王和顯王也已經分別佔了各方勢力,太孫如今才僅僅十五歲,剛剛議親而已……
縱然人人不言,然而一場大亂,眼看就在眼前。
而謝遠一面是敬王嫡長子,佔據著世子之位,一方面又受聖人頗多寵愛,被太孫引以為知己,這種情形下,一旦聖人故去,敬王開戰,那麼,其中最為難的人,必然是謝遠。
就算謝遠再怎麼被太孫看重,他卻仍舊是敬王府世子,到時候,無論如何,太孫也不可能放謝遠出長安,直到這場戰爭結束。
可是戰爭結束後,若太孫贏了,這世上連敬王都沒了,哪裡來的敬王世子?若敬王贏了,敬王又如何會在乎那個被他早早遺棄了的兒子?定是會早早動手,為敬王最看重的兒子掃清障礙才是。
江白博古通今,心思通透,又曾跟著父兄馳騁疆場,縱然對那等宮廷計謀並不擅長,他卻不蠢,知曉即便謝遠現在還小,卻是他最該離開長安,獨自建功立業之時——並且,擺脫敬王府世子的身份。
江白能為謝遠想到的,謝遠做了這個身份十二年,當然也想到了。
只是按照他原本的想法,或許,還能在長安在待上幾年,看著自己幾個阿姐都有了好歸宿,再行離開。
或許,到時候,聖人能多活幾年,太孫更是多長大幾歲,事情也就會真正妥當起來,那定王、敬王和顯王,說不得,就不會再興起戰事。
可是現在看來……
江白沒有像對小孩子那樣,去拍謝遠的腦袋,而是像是對待大人那樣,拍了拍謝遠的肩膀,嘆道:“自太子故去,你阿爹與定王,就一定在安排這等事情,如今五年過去,就算他們想要放棄,認為太孫乃是下一任聖人的好人選,他們底下那些人,也定不會同意。更何況,如今顯王也有了自己的封地,且封地比定王、敬王明顯還要廣闊富饒。兩位王爺,又如何能忍?就算聖人還能再活十載,除非聖人能狠下心,減掉自己兒子的羽翼,將其圈禁或殺害,敬王、定王和顯王,定然會反!”
謝遠心中長嘆一聲,終是將江白的話聽了進去,點頭道:“阿舅所言甚是。是我從前……想岔了。我並沒有太多時間了。”
江白道:“我算過時間了,趁著聖人猶在,快些將你三姐、四姐的親事趕緊定下,我看你三姐……彷彿是有些自暴自棄,你快快寫信過去,問問她的打算,她若當真以後就由著你們那位敬王阿爹,那便也就罷了,你自可不去管她。她若還肯回頭,咱們想法子為她安排一門和戰事無關的親事才是。至於你,你到底是小郎君,一旦放棄世子爵位,最近一兩年裡,親事上怕是會有些為難,倒是可以過上幾年再言此事。”
謝遠點了點頭,想到謝若錦,心中微微有些複雜,到底還是沒有對江白說出謝若錦的不對勁,只道:“阿舅放心,四姐的親事……之前老師特特寫信與我,並請了孟相之子孟三郎來尋了我,說了此事,說是想讓老師的嫡孫孟十二郎與四姐定親。孟十二郎我幼時見過,自小便有才子之名,於詩詞歌賦和策論之上,尤為出眾。今次回長安,孟三郎也帶了他來見過我。其年歲雖小,但人品端方,才名遠播,為人謙遜,又有老師教導,孟相看顧,將來定不會有差。只是……他今年才十歲,比四姐和我小了兩歲,我便心中多有猶豫,想著再看兩年再說……不過現下看來,小便小了,僅僅兩歲,倒也無妨。”
江白雖然久不來長安,但是,他本性好爽大氣,又在文武之上,皆有建樹,因此有不少故交都又和他重拾了交情,聞言便讚道:“遠山先生的嫡孫,再沒有甚麼不好的。遠山先生只道不許兒子來大慶朝為官,但卻不曾不許孫子輩為官。且那孟十二郎幼有才名,為人卻謙遜非常,且還有遠山先生從旁教導,防他走了彎路。倒的確是位良婿人選。更何況,他的年紀小一些,倒是正好。”
江白說罷,就深深地看了謝遠一眼。
謝遠頓了頓,想到前兩日看到的孟十二郎,心下一嘆,也只能道,江白,說的沒有錯。
且不提以孟十二郎為當世大儒遠山先生嫡孫、孟相堂孫身份,其本人還少有才名,將來前途無量。謝念一旦嫁了他,雖不能幫謝遠,卻也不必讓謝遠為她擔憂,而敬王也好,其他諸王也罷,都不能對名聲極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