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澀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章 881,質子為皇[重生],澀澀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次御駕親征,就直接收拾了兩個藩王,重新得到了兩個藩地,並且還從定王、敬王手中得到了大筆的物資。
這樣的皇帝,縱然仍舊年輕,縱然之前的佯作不出戰讓不少人覺得心中奇異,但是,細細想來,也只有這樣有毅力和聰慧的少年帝王,才能在年紀輕輕時,就有了如今這等成就。
因此朝臣對這位少年帝王,更加心悅誠服。
待到永和三年九月底,這位年輕的帝王回到長安時,無數朝臣都開始出言奉承讚美這位年輕的帝王,覺得此生能追隨這樣一位出色的皇帝,若是他們能多花些功夫,更勤懇一些,或許,也能在名臣傳上留下個名字。
謝容英心中自然也是高興的。
他早就知道了自己的本事。他這一輩子,也不求別的,只求能在阿兄手下好好幹,然後為自己弄個藩王也就是了。
——現下不是剛剛沒了兩個藩王麼?既然沒了,那是不是就要補上?或許,阿兄就會讓他去做了。
至於阿兄之前根本不把計劃告訴他,只告訴了謝遠和殷守的事情,現下也是讓明顯更遠上一些的謝遠和殷守在處理兩個藩地的後續的事情,謝容英心中微微有些發酸,但到底還是忍住了。
他們兩個各自有各自的封地,將來也不可能在原顯王和北川王的封地上住一輩子,最多也就是將這兩個藩地上的一些東西佔為己有,原本的封地,還是要放在那裡的。
謝容英心中打算了一番,覺得原顯王的藩地地大物博,的確是好之又好。若是可以的話,他心中還是願意將原顯王的藩地作為自己的藩地的。
而且,這些日子以來,阿兄不在,謝容英代替阿兄處理朝中諸事,雖說初期經常被謝相等委婉的教訓,但是到了後面,謝相看著他時,雖仍舊蹙眉,但是孟相幾個卻常常對著他笑——顯然,孟相幾個都覺得他作為暫時代替阿兄的人,做的還算不錯。
謝容英也因此心中增加了不少信心,覺得他當再用些心才是。
只是這段日子,謝容英身邊到底也養了幾個謀士,除了謀士,朝中也有人願意跟在他身邊,為他出謀劃策,在他在朝堂上提出某些想法說,願意率先站出來支援他。
這些人裡,現下就有人提醒他道:“容王,藩地難得。現下原北川藩地和原顯王藩地剛剛回到朝廷,想來聖人也定是正在發愁如何將這兩個藩地的百姓的想法扭轉回來,也讓兩個藩地的將士慢慢的願意將自己當做朝廷的兵,而不是藩王的兵。另外,藩地裡還有諸多瑣碎事務需要處理。而殷王與昭王各自擁有藩地,這種情形下,再讓二人插手此事,難免有些不妥。倒不如待聖人回來,殿下前去向聖人請旨,言道願意去這兩個藩地,接手殷王和昭王,處置兩個藩地的事務。如此,聖人瞧見了殿下的本事,說不得,將來一旦願意封藩王,也就會頭一次考慮殿下您了。”
這樣的誘.惑果然足夠大。
因此謝容英想了幾日,便覺此事可行。
待到謝含英回來,一番封賞過後,謝容英正要提及此事,就又聽謝含英敲擊著案几,沉吟道:“另外,還有一事。此次除去原顯王與北川王一事中,殷王與昭王立功最盛。因此,朕決意將二王擁兵數目,提升到二十萬。”
一眾人臉色有些發白。
孟相立刻站出來道:“聖人,此事不可。那原顯王是因何才會有了那等謀逆的心思和本事?不過是因其擁兵數量足夠多,這才有膽子做些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若是聖人令殷王和昭王也有了足夠的兵,那麼,是否有一日,昭王和殷王,也會因周圍人的攛掇,或是聖人偶爾旨意的不滿,再細細一思量,覺得自己手上的兵數量足夠多,因此就也有了不該有的心思?臣素來知曉聖人愛護昭王。聖人既愛護昭王,就不該給昭王會生出這樣心思的機會。”
顏張二相也站出來附議。
謝容英低頭沉思了一會,他有些想站出來,卻深知阿兄對謝遠的感情,更知曉阿兄一向希望他和謝遠能站在一邊,因此……謝容英終究是學會了忍耐與偽裝,並沒有站出來,只垂頭不語。
四相之中,三相都提出了反對,其餘臣子也有不少人都言道此事不妥。
謝含英沉默的聽了一會,才道:“朕的意思,是令殷王與昭王將其自己練好的八萬擁兵送到朝廷這邊,如此,二王身邊,就只剩下七萬擁兵。另外十三萬人,則是從原顯王與北川王以及定、敬二王送出的五萬人中選擇。”
諸臣一愣,隨即就明白過來。
那些原本屬於藩王的兵,其實並不怎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