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澀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章 1,質子為皇[重生],澀澀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慶朝大亂。
還是在謝容英改年號的第一天,就發生了這樣多的事情。
饒是謝容英已經封了硃筆,早朝也是推遲到正月十五才重新恢復,現下謝容英也仍舊是將重臣都找了來。
現下瞧見四相比他想的還要早的來,謝容英心下鬆了口氣。
然而四相心裡卻是焦急極了。
謝相因是謝容英的曾叔祖,到底還有長輩的身份在,因此不等謝容英開口詢問,便直接道:“聖人當立刻將寧遠侯調至乾州,令寧遠侯守住乾州,守住安定河!”
如今敬王南襲,直接一力拿下了兩個州,若是敬王再往南攻打過來,下一個,就是乾州,而乾州和長安之間,只有安定河一河相隔。
一旦乾州和安定河失守,長安淪陷,也非長久之事。
然而謝容英聞得此言,頭一個想到的卻是:“寧遠侯?敬王妃江氏的兄弟,昭寧王的親舅舅?”
四相頓時一愣,隨即一齊皺眉。
謝相畢竟是謝家族長,本就與嫡脈親近,倒真不願意敬王當真打了過來——雖然敬王打了過來,只要他壓著自己的子孫不出手,那敬王就是真的打了過來,敬王也得叫他一聲叔祖,根本不會太過難為他。
但是,謝相想到元朔帝和永和帝臨終前的託付,到底壓著脾氣,勸說道:“寧遠侯赤膽忠心,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儒將,且其自己亦是勇武過人,立下戰功無數。退一步說,朝中論及軍功和領兵作戰的本事,誰人能及寧遠侯?聖人若是不用寧遠侯,那誰人又能立刻頂上去,將敬王攔在乾州以北,甚至將敬王奪去的二州奪回?”
孟相等三人亦是不斷的勸說。
“正是如此,臣知聖人不喜寧遠侯,然而,朝中壯年將領,雖還有幾人,但若要論及本事,他們至多是守城之將,去南方對付對付那前朝餘孽還可以,但敬王預備謀逆十數年,麾下更有好幾員猛將,若非寧遠侯,誰人又能真的攔住敬王?須知,定王遠在雲貴往南,那前朝餘孽也是在兩廣之地,外族更有昭寧王和殷王守著,可是,敬王的藩地卻是和長安離得最近的,一旦乾州和安定河失守,君將奈何?”
是啊,君將奈何?
是要親自帶兵將人趕走,還是落荒而逃?
無論是哪一種,都會令朝廷大亂,謝容英的名聲更差。
謝容英雖有些糊塗,但終究沒有那麼的愚笨,聞言臉色白了白,道:“擬旨,加封寧遠侯為元帥,帶十五萬精兵,即刻前往乾州,收復二州!”頓了頓,又道,“朕聽說寧遠侯有二子一.女,那麼,便再賜寧遠侯女兒為郡主,食邑五百戶。囑咐寧遠侯,朕會照看好寧遠侯的妻兒和岳父岳母。”
四相心頭咯噔一下,立刻齊齊阻攔。
“聖人萬萬不可如此脅迫寧遠侯。寧遠侯本就是忠君之士,您是君,只要有了旨意,寧遠侯自會接旨為聖人效力。何須如此小道?既折辱了寧遠侯,也令寧遠侯與聖人漸次疏遠。”
謝容英疑惑了一下,頓了頓,到底沒有再說甚麼,只是讓人擬了旨,沒有再提加封郡主之事。不過,派去傳旨的乃是謝容英身邊的宮人,謝容英便對他使了個顏色。那宮人就立刻明白,聖人的話,還是要傳的。
可憐四相不知這些,還在和謝容英商議催促殷王和昭寧王快些收拾了蠻夷,爾後幫助朝廷平亂,並再擇良將去定王和前朝餘孽那裡。
寧遠侯江白原本是在練兵——自先帝御駕親征後,先帝心知戰亂再起,是要花些時間的,便令寧遠侯親自練兵,好無論如何,也要給謝容英留下大量的精兵。
江白練兵的地方距離長安快馬加鞭能有兩日的路程,因此江白很快接到了聖旨,也聽到了傳旨的宮人對他的“叮囑”。
江白兩手緊握,終究只道了一聲“臣謹記聖人恩德”,便快馬加鞭,趕去了乾州。
也好在江白趕去的快,這才顯顯的擋住了即將破城而入的敬王一行。
江白站在城牆之上,看著城牆下的敬王,神色複雜。
敬王原本都要令人往城牆裡頭射箭了,就看到了江白站到了城牆之上。
敬王看到了,他身邊的其餘人也看到了。
謝瑾然盯著江白看了一會,便低了頭。
敬王攥緊了韁繩,心知這個小舅子的本事,暗罵自己竟沒有一力破了乾城,這一錯過,江白帶人來了,只怕下一次會更難。
“走!”敬王冷哼一聲,定了城牆上的江白好一會,終於率先離開。
其餘人有的是早知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