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爵的青花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82 搜尋,我有一尊兩界鼎,子爵的青花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這次亞歷山大大帝墓穴的發掘工作大家整體還是很滿意的,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目標的狀態不太對——不是木乃伊,而是骨灰。
但這種狀況是完全可以解釋的,一方面亞歷山大大帝當年去世後遺體曾經經歷了長達一年的放置,本身未必儲存的很好,而過了數百年後情況自然會更糟糕。
因此當最後一批人取走黃金棺材後,很可能發現了亞歷山大大帝遺體狀態不如人意,所以乾脆一燒了之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馬其頓王室本身就有火葬的習俗,從這次找到的骨灰匣來看雖然材料是銀鍍金,但是樣式卻和已經發現的亞歷山大父親的骨灰盒非常接近。
在有了解馬其頓習俗的人的主持下,當年遷墓的那些人選擇了最傳統的方法火化亞歷山大大帝遺體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於是當天晚上大家都很高興,雖然不能喝酒,但無論是美味的烤肉,口感極佳的果汁還是篝火邊的舞蹈都讓每個人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夜晚。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當梁恩他們第二天起床的時候發現賓館外邊來了十幾家媒體,不但埃及主流媒體全都來了,甚至還有好幾個外國媒體。
“大家都很閒麼?”早飯時看著幾乎佔據了酒店停車場一半面積的採訪車,梁恩有些好奇向考古隊中的本地人詢問道。
“我們只是挖掘了一個規模不算大的墓地,找到了一個可能,但沒有確定是裝亞歷山大大帝遺骸的骨灰匣,這種情況下來這麼多記者是不是有些關注過度啊?”
“當然不是,這完全能當得上今天最重要的幾條新聞之一了。”哈桑教授並不認可梁恩的觀點,“這可是疑似亞歷山大大帝的遺骸啊。”
“我以為大家要到確定後才會有這麼多人採訪呢。”伊莎貝拉這個時候走了過來說道,“我們以前也挖掘過別的國王,但絕對沒這麼熱鬧。”
“但埃米爾先生覺得這種程度的線索已經足夠了。”哈桑教授看了周圍兩眼後小聲地說道,“至少在宣傳方面足以展開宣傳了。”
“明白。”梁恩點點頭,如果這是幕後投資人做出來的事情的話那一切就能說通了,對埃米爾先生而言這次科考不太可能獲得財富,但能過獲得聲望。
其實對方邀請梁恩過來就是為了獲得聲望:以梁恩現在的名聲以及他原本捐贈金箔的計劃,這次科考無論有沒有發現,埃米爾先生都能夠收穫足夠的聲望。
不過在埃米爾先生眼裡梁恩這次大機率是不成的,畢竟亞歷山大大帝的陵墓消失了一千多年,想要找出來沒那麼容易。
因此梁恩他們這次的發現的確讓他吃了一驚,當時正和朋友們吃晚餐的他接到彙報電話後很失禮的直接在餐桌邊上打了快十分鐘才放下手機。
接著他和朋友們開始發揮手中的力量聯絡各種各樣的媒體,這也就是為什麼梁恩他們會一大早看見一群記者的緣故。
由於記者們的存在,整個考古隊不得不在早餐後放棄了原本去神廟繼續看看的計劃,而是舉辦了一場小型的新聞釋出會。
作為整場事件的發起人和隊伍中最德高望重的學者,梁恩和哈桑教授分別講述了金箔的發現和受到金箔上資訊的影響來這裡發掘的過程。
帶有戲劇性的故事吸引了記者們的注意力,梁恩能看見他們講述的時候記者們都在用各種各樣的東西記錄他們兩個人講述的的故事。
對於這群新聞工作者而言故事性才是最重要的,而梁恩他們講述的故事滿足了這一點,因此場上的氣氛也變得非常活躍。
講完故事之後就是自由提問時間,因為事先打過招呼的緣故,所以大家的問題並不算多麼的尖銳,基本都按照事先說好的問題提問。
當然,為了學術的嚴謹性,梁恩他們也透過事先溝通好的記者透露出了有關於發現的亞歷山大帝遺骸與傳說中的有所區別這個疑點。
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說,這個疑點確實會被別人質疑的地方,所以梁恩他們討論後決定乾脆先自曝比較好,不但能夠凸顯自己一方的水平,也能夠避免被別人抓住痛點攻擊。
要知道埃米爾先生在這個國家之中的確非常強大,但是他的敵人也是如此。因此做很多事情之前多一些防備並不是壞事。
三個小時之後,記者會終於結束了。簡單的吃完午飯之後梁恩就藉口想在這個古老的綠洲之中轉一轉離開了暫時居住的地方。
不過出酒店之後,他就和留了個燈神當替身的伊莎貝拉在幾百米外匯合,然後在確定沒有人跟蹤的情況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