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水庫巨物
孤狼紅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水庫巨物,我靠釣魚實現人生自由,孤狼紅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說,如果讓我在我們這釣一條,我能吹一天。”
“鯽魚也吃玉米的嗎,還從來沒見過這麼誇張的魚情,整顆玉米都被吞了。”
林揚看到彈幕評論,解釋道:“鯽魚吃掛鉤玉米其實還是存在的,哪怕是普通野釣環境也會吃,只不過平常大家做釣的水域,這麼大個體的鯽魚很少,小鯽魚就是想吃也很難吞下去。
另外,像我現在做釣的這種山體水庫,水溫相對要低不少,水體當中的生長環境也有所不同,都會影響到魚類的習性。
簡單點說,這種水庫可以吃的東西要更少一些,魚長得比較慢,對食物的訴求更高,自然吃餌更猛了!”
馮兵在旁邊聽完林揚的分析,點點頭附和道:“這點說的沒錯!在我這裡可以吃的東西確實要少很多,最早的時候也想過不行弄個顆粒機器往裡面投餵顆粒,但是很快被我否決了。
如果自留地變成了養魚塘,釣上來的魚都是肥頭大耳,身形臃腫的那種,那水庫釣魚也就沒有太大意義了,有那個功夫,去黑坑玩不更好。在我這的魚,不僅鯽魚吃玉米,就連鰱鱅,我都用玉米釣到過正口!”
林揚一邊閒聊,一邊又掃了一眼浮漂,浮漂到底之後又開始有動作了。
即便不看水體下那一條條的小陰影,他都知道現在窩點裡肯定來了一定的魚群,這應該是提前打窩的功勞。
“馮哥,提前打窩是用什麼養的窩子?每天打多少量,持續多久了?看浮漂的動作,窩點裡應該鯽魚不少了,現在如果換正常釣組的小鉤細線,估計下去就連桿了。”
“也不多,一天20斤左右的螺螄,外加二三十斤的老玉米,前面打了個七八天,我朋友來玩了三四天,中間空了四五天,知道你答應要來後,從昨天上午咱們微信發完資訊我就補了窩子,今天又是第二天了。”
“怪不得呢,不行,這麼多小動作,大板鯽應該滿了,我換副小點的線,先釣一會大板鯽再說。”
弄清楚了窩子的情況,林揚果斷更換了小線組,二號大線,12子線,05的新關東,釣這種口比較猛的水庫魚,基本可以做到大小兼顧,高容錯率。
接下來的試釣,果然跟林揚預判的完全一致,換了商品餌搓餌釣底,第一杆下去就釣上來一個雙尾。
輕鬆將魚頂出水面之後,兩條大板鯽被他拉到水邊,再次拎起來。
將兩條魚摘鉤丟進魚護,林揚一臉高興:“我去,這魚密度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大,大板鯽雙/飛每條差不多都有一斤了,不行,我直接換短杆抽一會頻率,大魚如果不發窩,釣鯽魚也行。”
“主播學壞了,故意饞莪們是吧。”
“畫個圈圈詛咒林大師釣到100斤的大魚,脫鉤跑魚一氣呵成”
馮哥在一旁笑道:“短杆釣鯽魚也可以,4米5到5米4就可以釣,太短了底下斜坡太大,效果不好。”
話音剛落,他的手機就響了起來,馮哥看了一眼來電顯示:“送螺的人來了,你們先在這玩著,我去取一下,很快回來。”
打了個招呼,馮哥轉身離去,林揚也耐著性子繼續拋了起來,至於旁邊的李小鵬,他這次用7米2的杆子專釣大魚。
林揚這個窩點裡的鯽魚確實聚集了不少,接下來的半個多小時幾乎一直在快蹦,沒一會的功夫就搞了一二十條上來。
不過隨著做釣的深入,窩點裡魚口還是不可避免地慢了下來,應該是窩子周圍的鯽魚被釣的差不多了。
林揚見狀將長杆放到一邊,稍微側身微調了下位置,又換上短杆,耐著性子一杆一杆抽起了頻率。
馮兵說的沒錯,換了5米4的杆子之後,很快鯽魚也有口了,相比8米1的庫釣長杆,5米4的杆子體驗感跟手感就要強多了。
大鯽魚隔三差五的給口,不知不覺一個多小時就過去了,而且魚獲頗豐。
“釣的怎麼樣了,螺絲我搞來了,你看看什麼時候補窩?”這時候,馮兵用小推車推著窩料走了過來。
好傢伙,一整包塑膠袋封口的煮熟老玉米,另外還有幾十斤螺絲,單單這打窩的造價,少說都要幾百塊了。
林揚回答道:“釣5米4鯽魚魚情還行,既然窩料來了那就補點窩子吧,剛才釣了這麼久,窩點裡的窩料估計都被鯽魚吃的差不多了。”
既然要補窩子,他順便也準備給直播間水友們講解一下怎麼補窩子。
“給大家看看馮哥準備的窩料,下面上乾貨了,給大家講講做釣這種不投餵的山體水庫,到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