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極限垂釣
孤狼紅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8章:極限垂釣,我靠釣魚實現人生自由,孤狼紅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得不說,這裡的景色絕對比海岸處要美麗太多,僅僅是看著這碧藍的大海都讓人心曠神怡。
“好傢伙,林大師光是找釣點開船,前後已經花了一個半小時多了。”
“還真是,一共4個小時比賽時間,目前為止純屬於釣魚的時間好像不到5分鐘。”
“何止,我覺得他釣那一條鱸魚從拋竿到上魚,只用了一分鐘。”
“開船倆小時,上魚一分鐘,不愧是林大師。”
在水友們的一片吐槽中,林揚再次拋下了杆子。
這一次他掛了一條海蜈蚣當做誘餌。
“用海蜈蚣做誘餌,這是要釣什麼魚?”
“現在已經釣到了鱸魚,還差大黃魚和海紅斑了。”
“海蜈蚣的話,應該是釣大黃魚了。”
直播間裡釣友們都在討論,這一次林揚是打算釣什麼魚。
很多對海釣比較瞭解的,都在紛紛猜測他這次的目標魚應該是大黃魚。
海面上,林揚用海蜈蚣作為魚餌,將鉤子拋下去之後,迅速鎖定了一個水層。
大概有100米左右的水深,但遠遠沒有到達海底,這裡的海底恐怕深度超過了150米。
一般情況下在150米水深的海中,魚兒基本上會有三個水層會集中分佈。
一個是上層魚,這些魚比如一些小雜魚,還有類似海狼之類的兇猛掠食上層魚會在距離水面比較近的地方,基本上就是在水面以下10米以內的範圍,這個範圍內光照豐富,會有很多浮游植物,為浮游動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從而聚集了許多以此為食的魚蝦。
而第二個聚集魚的水層當然是水底,任何水域幾乎都會有底層魚。
甚至科學發現已經證明,哪怕是在上萬米深的世界最深海溝之中,都有一些奇特的魚類生活在最底層。
魚兒在底層的邏輯也很簡單,一方面底層的環境較為複雜,能夠提供棲息地和躲避地,一些遊動能力不強的魚兒自然選擇在這裡生活。
另一方面,這種地方也會自然沉積許多食物,給魚兒們提供充足的生活來源。
所以一個水面一個水底基本上就匯聚了海洋之中90以上的魚類。
而其他魚類不在水面,也不在水底,但絕大多數都在距離水底不遠的地方,這個水層叫做中下層。
這些魚往往偶爾也會去到水底去獲取食物,但並不長時間待在水底,而是在距離水底不遠的地方來回遊動,大黃魚就屬於這一類的魚。
常年位於海水的中下層,這也是大黃魚相對難釣的原因之一,因為它不太好找魚層。
通常情況下,釣魚者都是採用一種方式,那就是先把釣鉤放到底,然後再收一段線,這個位置是大黃魚出現機率比較大的區域。
可是今天林揚上來直接把垂釣的深度鎖定在了100米左右,這個位置距離水底還有50米的位置,可以說它既不屬於中下層底層,更不屬於上層,是一個理論上很少有魚的水層。
雖然大部分觀眾是看不懂這一點的,但還是有一些非常懂海釣的人,看出了這一問題。
立刻就有人在直播間裡提出來。
“林大師選擇的水深好像有點問題,這個深度,往往都是沒什麼魚的深度,更別說本來就稀少的大黃魚!”
隨即,提出這個問題的釣友也把大黃魚的習性以及海水中魚層的劃分都說了一下。
他說的十分誠懇,也有理有據,頓時也引起了其他釣友們的疑問與擔憂。
負責跟拍的工作人員也忍不住問了一句:“林大師,你現在選擇的垂釣深度真的沒問題嗎?”
林揚聞言回眸一笑卻沒有說話,隨即他對著直播鏡頭,伸出三根手指比了個類似ok的手勢。
“ok,啥意思?”
工作人員一頭霧水。
卻見林揚的手指變化了,變成了兩根手指,像是一個耶的手勢。
這下工作人員更懵逼了。
隨即林揚的手指再次變化,只剩一根手指。
工作人員恍然大悟。
“這是倒計時?”
下一秒,林揚的手指全都收起來了。
幾乎是同時,林揚提竿中魚了。
倒計時三秒,中魚!
這就是林揚對工作人員剛剛的問題最好的回答。
一時間,工作人員愣住了,沉默了。
他服了,這才是最高階的裝逼啊,一言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