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塔城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八十八章 碾壓,東廠督公,碑塔城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現在知道了,鄭芝龍只派了四十艘左右的大船進入港口,其他戰艦全部都埋伏起來了。

可是四十艘大艦,就能在熱蘭遮港口內為所欲為了嗎?

荷蘭人在港口還有那麼多戰艦呢?

他們那麼多的岸防大炮呢?

也難怪劉香想不通,因為他對明軍戰列艦的想象,還停留在施密堡級大型戰艦的印象之中。

施密堡級戰艦,現在是遠東最大型、火力最猛的戰艦。

它配備十二門重型加農炮(紅夷大炮同級)、八門弗朗機炮。

但是看看明軍戰列艦,配備十八門紅夷大炮外加十八門弗朗機炮,火力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

而在船體的防護上,施密堡級是兩層木板護甲,但明軍戰列艦是三層木板護甲、外加重點部位鐵皮包甲!

這兩種戰艦能比麼?根本沒有可比性。

你要問為什麼明軍輕易造出這樣的大型戰艦來?

沒別的原因,就是造船工業世界領先,外加有錢!

目前明軍所用的戰列艦,早在兩百年前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就能造了,那會稱為“寶船”。只是後來大明國力衰弱,所以才不造了。

但是造船的圖紙和技術還在,工部全部都儲存的好好的,所以要再造起來何難?

至於加護甲、加鐵皮,就完全靠銀子砸了。

一艘戰列艦五萬多兩的銀子,還能造不出來?

但是換過來,目前歐洲的任何國家,你讓他五萬兩白銀造一艘船試試?

不排除個別國家能造,但是論批次造?不誇張地說,沒有一個國家敢批次!

一句話,現在的歐洲,還窮著呢!

歐洲現在開闢了不少殖民地不錯,但以他們現在殖民的效率,頂多只能說比以前闊綽多了——你想想好不容易開拓了殖民地,結果貨物從殖民地到本國得週轉一年,這效率何其之低?

他們真正富起來,自然是在工業革命以後。

至少在現在,他們和明朝還沒法比。

後世學者統計,崇禎時期明朝佔了全世界總GDP的40%。不說這統計誤差大不大,但一個事實是存在的,那就是整個歐洲加起來都沒有明朝富。

所以這種戰艦,只能大明能批次造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麼劉香的見識稍顯短淺,也很正常。

不過,這個短淺的見識卻要了他的命!

五十多艘明軍戰艦先從西到南,繞到劉香和荷蘭人聯合艦隊後頭,再從後面包抄過來。

他們趕到後,與西班牙艦隊一起順利地合圍了劉香和荷蘭人的聯合艦隊。

海戰比陸戰更怕被圍,到了這個時候,其實勝負已分。

不過更強的打擊還在後面。

此時,熱蘭遮港內的荷蘭岸防炮已經基本都啞火了。

為啥?

因為明軍的八千陸軍登陸後,很輕易地就攻佔了岸防炮陣地。

荷蘭人在港口內只有一千不到的人馬,按八十門岸防炮計算,每個陣地只有十幾人——這還是滿打滿算的情況下,事實上不少荷蘭兵還在城內,不在炮臺上。

這種情況下,明軍拿下他們簡直易如反掌。

甚至,大多數炮臺的荷蘭兵都沒有抵抗,就乖乖投降了。

港灣內的荷蘭艦隊本來就打得吃力,一下子沒了岸防炮的支援,就更無力對付明軍多大四十艘的戰列艦了。

很快,港內唯一一艘施密堡戰艦被擊沉了。

剩餘的蓋倫船、小快船也基本全軍覆沒。

而明軍四十艘堅固無比的戰列艦,只是沉了一艘,重傷五艘、輕傷二十一艘。

拋下重傷的戰列艦,其餘三十四艘戰列艦緩緩駛出港口,前來支援海灣口的戰鬥。

於是——

原本就被打得焦頭爛額的劉香和荷蘭人艦隊,又看到了三十多隻龐大的怪物從裡頭開了出來,無數門黑洞洞的炮口就像怪物的眼睛,冰冷而嗜血地看著他們!

“轟隆隆!”

巨大的炮口噴出長長的火舌,將一發發催命的炮彈吐了出來,直奔聯合艦隊。

一時間,爆炸聲此起彼伏,滾滾濃煙呈柱狀沖天而起,洋麵上只看到聯合艦隊的戰艦到處都在起火,到處都在爆炸。

彈如雨下,這一點都不誇張!

實力碾壓,絕對名副其實!

很快,這場爭奪遠東洋麵霸權的第一戰,也是遠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陰陽獵心訣

冰城妖玉

帝天傳

貓兒大爺

大人饒了我吧

為淵驅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