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塔城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九十一章 崇禎的智慧,東廠督公,碑塔城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書淮見崇禎一臉憧憬的表情,也動心了。

就快要離開這裡了,再與崇禎一起出去嗨一下也好,以後恐怕就沒這機會了。

另外,旅途上還可以再找機會跟崇禎聊聊後世的施政理念,能影響他多少就影響他多少。

於是說道,“那行,皇上既然要微服私訪體察民情,臣定然護駕左右。只不過據臣所知,那柳煙姑娘似乎是認識了個有才的書生,兩人兩情相悅,那書生拿錢幫她贖了身,然後就跟他走了。”

崇禎很是不甘地拍了下大腿,“哎,什麼時候的事,朕可一直想見她呢!秦兄怎生不早說!”

秦書淮呵呵一笑,“這兩年大明百廢待興,臣民無不奮發圖強,皇上更是日理萬機,臣要是跟你說這事讓你分心,那豈不是一個誘導皇上荒誕『淫』逸的佞臣了?要是被孫閣老知道了,他還不拿柺棍來打臣?再說了,臣還想做忠臣流芳百世呢。”

崇禎笑道,“你可是孫老師的得意之作,比朕這個天子門生還讓他得意,他才捨不得打你!你去聽聽茶館裡那幫說書的說的《安國公傳》,第一章第一回說的就是《孫閣老巧遇少年郎,三患說結得忘年交》,裡頭把孫老師如何與你相遇,又如何邀請你去柳是書院說得頭頭是道,你說這要不是孫老師自己跟別人說出來的,怎麼會傳出去?”

這事兒崇禎倒一點沒冤枉孫承宗。

這兩年國泰民安,孫承宗有更多的時間在柳是書院講學。課餘時間,那幫學生最愛問的就是國公爺的事。

說起來秦書淮可是孫承宗慧眼識珠推薦給朝廷的,所以每次一提起國公爺,孫承宗都是一臉得意之『色』,然後泡上一壺好茶,給他的學生們娓娓道來。

這其中他與秦書淮的忘年交友情可是重頭戲,他能不講得詳詳細細麼?

所以說書的才有那麼多材料,才能足足用一回目的篇幅來講他們相遇。

說起這本《安國公傳》,秦書淮也苦笑了起來。

也不知道是誰編的,這本書直接就把他描繪成了一個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神人,什麼在橫嶺召喚天火,火燒了八萬韃子兵。在羅文峪神將附身,帶領孟虎、孟威、李敬亭斬殺上萬韃子之類的,吹得簡直上天了。

好在這書裡把崇禎也描繪成了天上的另一顆星宿下凡,同樣英明神武,要不然這書崇禎不禁,秦書淮自己也想禁。

不禁說道,“皇上也聽這些說書的胡謅麼?”

“怎麼是胡謅呢?朕倒是覺得此書能讓我大明子民知道如今的好日子來得是多麼不易,更能讓他們知道如今朝廷君明臣賢,他們完全可以安心過他們的小日子,這豈不是妙哉?呵呵,說起來朕有空也在聽呢!”

秦書淮心想,這書特麼不是你暗搓搓讓人編的吧?

仔細想想,這個機率確實非常之大。

為什麼呢?

原本秦書淮的聲望就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就算沒有這本《安國公傳》民間也照樣將他當成天神下凡、拯救蒼生的人物。

但是崇禎就不一樣了,沒有這本《安國公傳》之前,民間大都只是認為崇禎是個仁慈的好皇帝,而平定天下全是安國公的功勞。

而在《安國公傳》裡,有大量的橋段寫崇禎如何英明神武地制定了抗金戰略,如何鐵骨錚錚地喊出“天子守國門,君子死社稷”,又如何賢明不聽讒言地重用秦書淮,甚至將秦書淮當成親兄弟一般對待。

e,這麼一來崇禎的形象就非常正面和立體了啊。

百姓對這個皇帝的崇拜和感激就更近一步了啊。

這麼一想,這書要不是崇禎授意別人寫的,也實在想不出第二種可能『性』了啊!

但秦書淮很高興,崇禎能懂得利用輿論工具為自己造勢,顯然是借鑑了自己之前鬥東林時編《文『奸』傳》的辦法,說明他的政治智慧在日復一日地增加。

兩人就這麼東扯西扯地聊了半天,秦書淮果然又成功地蹭了頓御膳,然後樂呵呵地回家了。

崇禎跟他約定,等手頭重要的事情處理完,兩人就在今年的某個時候,再去“體察民情”一回。

這次崇禎的胃口大了,他要沿京杭大運河一直下去,直到杭州,好好體驗一下傳說中的江南美景。

說這話的時候,崇禎的眼睛都是冒著光的。

且說東藩方面,鄭芝龍攻下東藩以後,除了在那留下4000步兵和十艘戰列艦、二十艘小型快船之外,其餘戰艦和人馬稍稍休整了幾天,就再次啟程,沿東藩至爪窪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陰陽獵心訣

冰城妖玉

帝天傳

貓兒大爺

大人饒了我吧

為淵驅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