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塔城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三章 發動群眾,東廠督公,碑塔城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獻忠這類大流寇就兩說了。
那個鄉紳聽完這話,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說道,“秦大人說的對。要想保太平,光靠官軍也不行,我們自己得行動起來。這事兒,我願意資助五匹快馬!”
“我三匹!”
“我兩匹!”
衙門一個衙役出來說道,“衙門裡還有三匹快馬。另外,王將軍的部隊也留下了二十多匹快馬,我們都藏在了縣北的樹林裡。至於騎馬的好手,咱們縣裡還是不少的。”
“那就這麼定了!”
大夥一致透過。
秦書淮很滿意。
然後又說道,“諸位,如果要做得更保險些,我建議你們去聯絡臨近幾個縣的百姓,讓他們也和你們一樣組織起來。如果我們每個縣、每個城都聯合起來,大家互相協防,我想一定會事半功倍的。比如代縣以東五十幾裡外,就是茂縣,你們完全可以請他們也出一些人馬,大家一起監視流寇嘛!”
如果每個縣都這麼做,那麼官軍相當於多了無數的眼線,掌握流寇的行蹤易如反掌。
這叫發動人民,讓流寇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去。
這話一出,眾人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就是啊,這流寇又不只挑咱們一個縣搶,別的縣他也搶啊。
只要各縣都派出明崗暗哨監視流寇,那流寇從哪來往哪去不就一清二楚了嗎?咱還怕他幹啥!
秦大人這個方法真是絕了!
不愧是戲耍黃臺吉的人!
第二天,秦書淮帶隊繼續出發,代縣百姓夾道相送。由於之前他們的物資全部分發給了難民,所以一大早代縣的鄉紳又湊了兩車物資,給秦書淮送過來。
秦書淮堅決不要,表示物資可以去下個縣城買,這些物資就留給難民吧。
眾人無不感懷。
出了代縣後,秦書淮一行每路過一個縣城,都要進去會會當地的鄉紳,告訴他們代縣防流寇的方法。他之所以與鄉紳溝通,是因為古代中國的基層統治,本來就是高度依賴鄉紳的。
比如,各地除了實行大明律外,也有鄉規民約,這些就是鄉紳階層擬定的。別小看這些鄉規民約,在法制不健全的明代,鄉規民約只要不與大明律相沖突,那就是大明律的補充,有時官員判案都會參考。
他的大名如雷貫耳,加上說的法子又切實可行,所以這些鄉紳深以為然,紛紛表示會盡快實行。找本站搜尋"頂點208xs",或請記住本站網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