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真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五章 祈雨,道闢九霄,太上真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次大鴻帝朝搗毀神廟,重立正祀,除卻神道的神靈外,很多玄門仙家在人間的廟宇神壇也被打碎。
陳娘娘順應天命,代替諸神降臨劫數,玄門之中毫無反對之意。而且,皇帝求長生的舉動,的的確確觸怒玄門的底線。這次三宮樂見其成,作壁上觀。
“仙家得凡人祭祀,這便是神仙,這就是神道。兩者同處一源,哪裡有什麼根本上的分歧?”
宇明伸出左手,將手掌攤開:“這就是神道。採集眾生香火,編織絡覆蓋天地。捕魚撒間,籠罩天地造化而成就無上天神之位。”
他再把手握成拳頭:“這就是仙人,合力於一點,破開天道,求天仙道果。”
“但張開是手,握拳也是手,本是一物同根生,哪裡來那麼多分歧?無非是某些人心生偏執罷了。”宇明對李飛鳴的看法很不贊同:“公子,你也是修仙世家出身,日後這種話還是少說為妙。”
李飛鳴也是一個倔人,他琢磨一番說:“我兼修武道,知道出拳和揮掌的用力不同,想必仙神之間還有分歧?”
“公子兼修武道,豈不聞剛柔相濟之理?張開手掌,合攏拳頭,一柔一剛,於天相爭,才能求出一條通天大道來。這人間的香火嘛,大多數仙家修煉道果時也會依託神道收集,好壯大道果——”
這時,宇明話語一頓:“說到這裡,我倒想起一件事。當今旱神降臨天譴,一般神靈不敢幫忙。可如果請來古神呢?上古神魔,神通廣大,我記得有一位司掌行雲布雨的雨師,他或許可以緩解旱災。”
“哦?還有這等高人?”李飛鳴趕忙詢問。
宇明趁機便把清泓的謊話說了。
所謂雨師,正是清泓假託神名,用來傳播二十四節氣,完成道果誓願的法子。
得宇明指點,李飛鳴馬上進宮上奏。
不過最近幾日,各方頻頻找來各種能人異士,說是能緩解大鴻帝朝的旱災。有不知深淺的左道旁門,有招搖撞騙的江湖術士,還有一些渾水摸魚的魔門之人。
總之,就算加上李飛鳴推舉的“雨師”,也不過是在眾多名額中多填了一個罷了。
面對數十個名額,皇帝一時間也犯愁了。
這時候,一位頗得皇帝寵信的顏大人找出來了。此人名叫顏睿,昔日和姬飛晨、李靜洵有份淵源。
他昨日被清泓託夢,這時候趁機出面道:“陛下,既然這些人都自稱有大神通,可解救京城旱情,何不在郊外擺下祈雨壇,讓他們出面求雨,好挽救旱災?若是招搖撞騙之人,直接在壇下斬首,正好用來祭天。”
皇帝覺得這法子不錯,加上魔妃吹耳旁風,便張貼皇榜請天下各路修士作法。
……
三日後,北郊搭建祈雨壇。
北者,玄水也。因此祈雨壇搭建在北方,有匯聚水運的效果。
然而在各方高人眼中,什麼匯聚水運,根本不存在的。
“空中旱神催動的火雲太強了。”羅青衣等人巧借身份,混在觀禮人群中。這些魔門之人一個個幸災樂禍,尤其是天心魔宗的人,巴不得旱情加重。好利用人心燥火,煉製燥君心魔供自家修行。
“奉陛下口諭,請三十三位仙師輪流上壇祈雨。如若京城降下甘霖,朝廷必有重賞。但如果爾等欺君罔上,那便請諸位往斬龍臺走一遭吧!”
在祈雨壇旁,有一座斬龍臺。這座斬龍臺的的確確斬殺過真龍,金湖龍伯便殞命於此。
暗中大公主帶著三位龍將也在觀看帝朝祈雨。看到斬龍臺,三位龍將臉色大變:“公主,不如我們待會兒趁機破了斬龍臺吧!”
斬龍臺暗合屠龍之意,大公主站在旁邊,便感覺到脖頸陣陣寒涼。她冷著臉,默默點頭:“一會兒,待這些江湖術士出醜後,你們便把斬龍臺破了。這種東西不能留!”
噹——噹——
伴隨著鍾呂之音,第一位求雨之人上臺。
這人精通玄術,是一位修煉水法的散修。
他走上祈雨壇,察覺這座祈雨壇刻畫陣法的靈異:“妙啊,這座祈雨壇上刻畫的五水滄浪陣法,足以加成任何一門水屬功法的力量。我手中的素水瓶蘊含三條大河的儲水量,加上這座祈雨臺,恐怕非但能順利成功,還能減少法力的消耗。”
於是,這位修士拿出雙耳白玉瓶當眾作法。
瓶中閃爍白光,有三尺水汽沖霄而起,在空中凝聚水雲。
不遠處蘆蓬下,皇帝率百官觀禮。看到空中雲霧匯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