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流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章 現狀,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曲流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庶吉士做主事,這種具體的事物他終於不用再幹,只需負責稽核,內容包括賦稅、人口、土地等。

顧青雲有一種自己終於不是底層官員的感覺。不過相比之下,應酬的增多倒是令他頗為煩惱,有時候他寧願去幹活都不願意去陪其他人應酬。

不過他的上官詹郎中都是如此,他無能為力,也只能跟著做,新官上任都是這樣,只要過了這個階段才會好一些,那時關係熟悉,就不用這麼頻繁了。

除了他之外,他的進士同年們有些人的官職也有所變動,比如榜眼楚瑜,每三年一個品級,升官按部就班,如今是詹事府正五品大學士,可謂是官運亨通,一帆風順,一步一臺階,走得很穩當,在所有同年中風光無比,隱隱有成為核心的趨勢。

每次發出邀請,大家幾乎都是必到的,畢竟太子的地位目前來看,還是比較穩的。

至於狀元孔繁忠,還在翰林院待著,並且有繼續窩下去的感覺,如今是從五品的侍讀學士,經常入宮值班,時常能得到見到皇帝,頗得聖心。

顧青雲懷疑以他的性子可能會在翰林院終老,反正他每次去藏書樓借書十次都有六次可以碰到他,不愧他“兩腳書櫥”的稱號。

龔鳳鳴則調到國子監,是正六品司業,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祭酒下來就是他了。小石頭和陳橋在國子監讀書,平時頗得他照顧。

令顧青雲意外的是,譚子禮這次倒是沒升官,不知道是不是得罪了誰,他被平調到都察院,職位為正六品的經歷。

都察院以前名為“御史臺”,顧青雲一想到他的性格就覺得他可能遲早有一天會到都察院,沒想到這次真的去了。

雖說兩人現在過年過節還遞個拜帖相互問候一下,但私交真的不多。顧青雲不是介意當初的事,早些年他就看開了,只是大約是氣場不和,他真的無法和他成為好朋友,兩人的交情一直淡淡的。

想到譚子禮到都察院,顧青雲在晚上睡覺前想了想,還是決定把名下的產業再查一遍,特別是有關於下人方面的,看有誰會用他的名義在外面亂搞。

顧青雲真怕譚子禮一個腦抽,就向熟人下手,以示他的“剛正不阿”。反正這幾年他做的逗比事還少嗎?經常能在京華小報上看到他的馬甲在揭示社會的不公和黑暗啊,諷刺某人做事不地道啊,帷薄不修啊……他做的事算是對的,偏偏他的馬甲光明正大到可以讓他們這幫人猜得出來。

要不是有蘇州譚家和靖勇侯府護著,譚子禮估計早就被人套麻袋打幾頓了。

還有何謙竹,依然在大理寺窩著,沒有動彈,天天忙得團團轉,一見面就朝他吐苦水,體重都減輕了,恢復年輕時的體態,算是因禍得福,無心插柳柳成蔭。

顧青雲見狀只能搜刮所有的語言來安慰他,大理寺的案子極多,其中有些還很複雜,主要是京城的權貴和官員太多了,牽一髮而動全身,本來極簡單的一個案子可能會牽連甚廣,不知不覺就會引出後面一大堆人出來,在裡面工作的人都得極為機靈才行。

何謙竹現在能在裡面站穩腳跟,顧青雲覺得他已經很厲害了。

至於張修遠和王主事,兩人這次終於得償所願,都到地方去做學政了,一個北一個南。

不過張修遠去任職,只把妾侍帶走,把正妻和孩子們都留在京城,聽說是為了他家留在皇家書院讀書的大公子張延海,當時他還來自家拜訪,託他們照看一二。

*

顧青雲工作之餘,除了繼續學外語和寫話本外,自覺自己的算學和幾何水平有所增加,開始為撰寫《幾何詳解》做準備。雖說他之前和湯姆神父翻譯有《幾何》,但他還看完後覺得有些內容是可以新增上去的,自己有了新的想法或解法,所以就打算按照自己的理解撰寫一本。

等他寫完這本書後,顧青雲覺得自己要做的事還有很多,比如翻譯西方的測量學、經濟學,還有水利、天文等方面的內容,這些都會花費他很多心思,估摸著他以後不愁沒事做。

唯一令他遺憾的是,沒有朝廷從上到下的推廣,他引進的阿拉伯數字使用的人不多,遭到冷遇。在這裡面,商人的使用倒是最頻繁的,很受他們歡迎。

見此情況,顧青雲只能按下心思,說服自己不要著急。反正他已經把自己該做的事做了,事情的發展就看情況如何,不能急。

這天下午散值後,顧青雲從戶部出來,就看到小石頭和顧三元他們在外面等著自己。

“良哥兒,你怎麼來了?”顧青雲見到身高腿長、跟棵青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赤姓男友

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