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賠償(捉蟲)
曲流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2章 賠償(捉蟲),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曲流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置是如此重要,肯定獲利豐厚,要不然荷蘭不會千里迢迢跑來這裡千方百計佔據它,不會以島上不到三千人的數量就敢和咱們開戰。”顧青雲把夷州島的重要性強調幾遍,相信有了它,以後朝廷從海洋貿易中獲利,那定能深刻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後人也會好好保護它,不會再有分離的一天。
說到底,中西方海權觀念的巨大差異導致了夏朝以及之前的朝代對夷州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相比之下,西方國家早早就認識到夷州島的戰略價值,無論是荷蘭還是西班牙,都想佔據它。
好在,他們現在終於把它收復了!
顧青雲覺得自己以後還是得在各種場合鼓吹海權觀念,特別是之前陸煊曾經和他說過,對方受到過他殿試時寫的海權論影響,說明他的努力沒有白費,還是能產生一定影響的。
“所以索取一千萬兩的賠償絕對不多,再說了,為了打這場仗,朝廷投入了許多人力物力財力,這些軍費還沒算進去。此外,還有那麼多俘虜的贖身錢也是要算的,估計一千五百萬兩都不夠。”顧青雲總結道,見其他人沒有意見,就繼續解釋他提出的條件。
眾人目瞪口呆狀,覺得自己的思維方式和顧青雲的想法根本想不到一塊去。
其餘條件不外乎是送多少名船匠過來,夏朝人在荷蘭的殖民地和荷蘭人擁有同等的地位,可以自由貿易之類的……他只是提出一個想法,具體的還得靠在場的人一起完善,免得出現漏洞。
“咳咳,顧郎中講完了,該你們說了,內閣給咱們的時間是在一個月內把條件談好。”吳侍郎示意顧青雲坐下,面露滿意之色。
眾人面面相覷,相比顧青雲條理分明的條陳,他們原先的想法實在是太簡單了,根本拿不出手啊。
半晌,吳侍郎見大家沒說話,就提議道:“你們先去查詢資料,五天後咱們再議。記住,今天的內容必須保密,不能傳出去。”
眾人忙站起來齊聲應諾。
下午散值回家時,張修遠非要和顧青雲一起走。
鴻臚寺接待外賓的院落離顧宅的距離不是特別遠,顧青雲看出張修遠有話說,乾脆就讓他上自家的馬車。
昨天和今天天氣突變,吹起了北風,氣溫一下子下降,變冷了,顧青雲前幾天蹴鞠出了一身汗,中途碰到何謙竹,兩人聊天說久了,他回來後自我感覺好像有點受風寒的前兆,就不想騎馬吹風,這兩天上下班都是直接坐馬車。
張修遠從善如流,一進來剛坐穩就問道:“慎之,你是如何想出那些條件的?我覺得挺有道理。”之前沒往這方面想還好,現在一被人點明,就覺得全身發熱,腦袋裡很是興奮。
他觀察過,不止是他,其他人也很激動興奮。萬一真的能成,只要想一想一千萬兩白銀是什麼概念,就知道他們的功勞有多大了。
“其實朝廷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基本上沒想過佔什麼便宜,認為和以前一樣,讓荷蘭國來覲見,上貢點土特產,咱們陛下再回禮,這樣的流程就差不多了,沒想到咱們還能叫他們賠款。”張修遠覺得眼前有一扇新的大門在緩緩開啟。
“忘記在哪本書看到過類似的例子。”顧青雲敷衍了幾句,難不成說平行時空的西方國家就是這樣對待滿清的?
“還有,咱們的老祖宗就曾經和遊牧民族進行過類似的賠償,不足為奇。”顧青雲又解釋道。
“那不同,現在他們可是西洋那邊的人,而且數額極大。”張修遠搖搖頭,開始興致勃勃地和顧青雲討論起條約的可行性。
不得不說,夏朝的官員還是很聰明的,發現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決問題後,想到條約簽訂後所立的功勞,大家開始迸發出全部的熱情,不斷地查詢資料來佐證顧青雲的觀點,還把經常出海的海商找來了解情況。
越是瞭解,大家覺得可行性就越高,也就越有信心。
等到一個月後,大家已經胸有成竹了,提出的條件比顧青雲給出的更為完善,當然,更是獅子大開口,賠償金額喊到兩千萬兩白銀。
把條約內容遞給被俘虜的荷蘭總督,對方在聽完翻譯的話後,大怒,連叫著“不可能”。
翻譯有兩名,一名是精通夏朝官話和荷蘭語的神父,另一名是外國商人。
吳侍郎見狀,不悅地皺起眉頭。
“吵什麼吵?都是階下囚了還嘰嘰歪歪!”荷蘭總督身後跟著的兩名低階武官低喝一聲。
荷蘭總督想到之前失去自由的日子,心裡打了個冷顫,不過還是堅決搖頭道:“不行,不可能,我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