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名次
曲流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章 名次,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曲流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場竟然沒有詩賦!沒有詩賦!顧青雲嚇了一跳,看著這些經義題和算學題,兩者分數比重七三開,這讓他很是驚喜。
看第一道,是四書裡的經義題。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這道題出得中規中矩,看似非常普通,來自《論語·泰伯》中孔子稱讚堯的片段。
顧青雲想了想,這是孔子稱讚堯的話語,是對堯功績的讚美。結合現在的恩科,他微微一笑,知道該如何答題了。
答題時先務必要頌揚古聖先賢的化育之功,指出堯為百姓幹了哪些事,用了哪些賢人,然後表揚本朝陛下的英明神武,順便表表忠心,說自己今後一定要勵志輔佐當今陛下為人民做番大事業等等。
顧青雲靈感如泉湧,洋洋灑灑間就寫了幾百字,只是檢查的時候,忽然覺得自己寫得是不是太諂媚了?要不要改得含蓄點?
他眼睛看了下對面,發現大家都在認真答題。
微微一皺眉,他想起了方仁霄和自己說過的話,當時他們剛剛聽到先皇駕崩的訊息。
“老師,陛下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現在幾歲了?”說來鬱悶,他連當今最高國家領導人的具體年齡都不知道。不過等現在的新皇帝過一次萬壽節後,以後全天下的官員都會記住他的歲數和生辰的。
“陛下是一個精明強幹的人。”方仁霄頓了頓,繼續說,“作為原配長子,能在這個太后的手下活得長久,當了足足二十二年的太子,還能順利繼位,你說他能是一個簡單的人嗎?”
顧青雲默然,現在這個景太后可是先皇得天下後娶的世家女,在前朝家世就不凡,他們家族眼光精準,把寶壓在先皇身上,還押對了,為此獲得了巨大的政治回報。當時先皇的原配剛剛登上後位不久就因病去世,景太后就順利成為繼後。
景太后還生下一子,就是現在的晉王,剛剛滿二十歲,而新皇四十歲。
“新皇能在諸王的夾攻下保住太子的位置,還能順利登基。”方仁霄說到這裡就拍拍顧青雲的肩膀,“他從小到大是在戰場上長大的,為人有勇有謀,能隱忍,以後咱們做官,就老老實實做,不要想著搞小動作。”
顧青雲一聽,對這個皇帝佩服得很,須知多少太子都在成功登基前被人幹掉,一個二十幾年的活靶子竟然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實在是令人佩服!
嗯,這次自己能多一次機會,還是託新皇的福。顧青雲想了想,還是沒有改,就當是拍拍新皇的龍屁吧,反正自己又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才幹,做不了那種恃才傲物的天才,咱還是老老實實做人吧。
想到這裡,顧青雲就放下第一道題,開始看第二道。
這次的題目出得很符合他的胃口,不知道是他的學識大漲,還是出的題目真的容易,反正顧青雲在第二天下午就把全部的題目都做完,速度比去年快多了。
接下來就是睡覺、做飯,養精蓄銳。
第二場考試是策論和詩賦,詩賦只有一首,顧青雲覺得不是很難,能寫得出來。
策論就需要費點心思了。
第一道策論題的大致意思是問現在縣學、州(州比府小比縣大,相當於現在的縣級市,分佈在全國各地,有些地方是沒有的)學、府學的秀才管理是不是太寬鬆了,要不要加強對秀才的管理?
顧青雲一看到這道題,關係到他們自身的利益,精神就更加集中。他的觀點當然是現在的管理方式非常好,非常妙,符合實際。
想想把他們這幫秀才當做前世高三生一樣管理,顧青雲就覺得不靠譜,都寬鬆了那麼久才想著嚴格起來,這怎麼可能?他們又不是兵丁,而且秀才的年齡參差不齊,人家家裡都有老婆孩子,還想讓人家住宿不成?那國家的繁衍大計誰來完成?
如果剛開國的時候就嚴格管理,那當然可以實行,但現在都開國那麼久了,縣學等地方又沒出現過什麼亂子,而且縣學的老師都不夠多,把大家拘在一起有什麼用?還不如讓大家回家各找各媽。
也不知道主考官怎麼想的,竟然出這道題目,難不成還真有朝廷的大員提出這個問題不成?這次自己一定要考上舉人,否則萬一朝廷腦抽了,像他前世看過的明朝那樣,管得那麼嚴格,自己就抓瞎了。
寫完後,顧青雲頗為滿意,想了想,趕緊再填上一些典故和經典話語,好好潤色一番,這才把它謄抄到試卷上。
做完這幾道策論後,顧青雲發現,這些考題內容多涉及到如今的政治、經濟、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