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譜曲
曲流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30|譜曲,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曲流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小傢伙和同窗們相處得不錯,在學堂能交到一幫小夥伴,能和別人分享自己喜歡的玩具和食物,沒有很強烈的獨佔心理。
他看向顧大河,果然見他一臉心疼,還把自己拉到一邊。
“栓子,你每月給小石頭多少錢?”顧大河很是小聲地問道。
“爹,不是很多。”顧青雲摸摸鼻子,“孩子不能太小氣,養孩子不能什麼都送到他面前,總得讓他知道包子饅頭雞蛋一個多少錢吧?我就每個月給他五十文錢,就五十文。”在京城來說,是一筆小錢,只夠小傢伙去買點零嘴吃。
比起他每年春節存在簡薇處的壓歲錢,實在是不值一提。
顧大河一聽,舒了口氣,本來想說什麼的,但想了想,還是不嘮叨了。怎麼教育大孫子就聽兒子的,反正兒子從小就聰明,而且孫子和他們小時候不一樣,不能用他們的老方法來教孩子。
這是他和縣裡一些大戶人家的老爺們閒聊時聽到的,他覺得很有道理。
想到這裡,顧大河瞬間就心平氣和。
顧青雲自是不知道顧大河的心理活動,他見顧大河沒有再追問,暗暗鬆了口氣。
接下來,大家自是開始講起大街上的見聞,手舞足蹈的。
顧青雲見顧大河和小陳氏興致勃勃的樣子,異常高興。他今天一整天在官衙裡都想著爹孃能不能適應,他最怕的是爹孃不能適應京城的生活,如今見他們表面上還是樂呵呵的,心情也跟著振奮起來。
他們回來沒多久,簡薇就趕緊從書房出來了。不久,方仁霄和連氏從隔壁過來等待開飯,這樣一來,堂屋裡人就多走起來,尤其有小魚兒歡快的尖叫聲夾雜在裡面,更是熱鬧。
飯後,顧青雲和方仁霄說起今天劉學士找自己的事。
兩人分析了一會,覺得這不是壞事,應該是好事。
“老師,您說下次的鄉試我是不是真的能出京?”顧青雲在京城窩了幾年,還是樂意出去走動一下的,免費遊山玩水,雖然旅途累了點,但絕對能長見識。
方仁霄沉吟一會,搖搖頭:“老夫和劉學士是相同的品級,但劉學士比老夫強,他終歸是翰林院掌院學士,陛下器重。他是如何想的,老夫不能猜。不過你的資歷雖淺,學識卻是有的,這次大家有目共睹。”他為何鼓勵青雲出書?因為出書是一個人出名的最好方式,在翰林院這種地方,最能得到上官的重視。當然,前提是書籍要有質量,還要有名氣的人捧,否則別人很難知道。
青雲寫的那本算學書在他看來,是非常不錯的,角度新穎,幾乎可以當成教算學的現成書籍。要不然他也不會主動厚著臉皮推薦給好友,要知道先前青雲出的遊記自己就沒有動用人情。
“可翰林院裡有才華的人比比皆是,我不算太突出。”顧青雲暗暗嘆了口氣,轉念一想,道,“不夠如今能引起別人的重視我就心滿意足了。”寫書的確是出名的最好方式之一,沒點本事的人出不了,而只要揚名,讓自己的上官記住自己的名字,絕對是利大於弊。
就像現代,本系統的某個人突然出版一本書籍,還獲得別人的好評,那絕對會在系統內引起一定的關注或轟動,領導也會加以關注,以後想提拔人的時候,寫書的人可能會佔據一定的先機。
尤其在翰林院這種地方,他出名了對劉學士有好處,因為兩人不是同一個層次的,自己不會阻礙到他的前程。至於那些和他年齡差不多、品級相差無比的同僚,這就不一定了。
現在和他一時期出書的人,可能和自己一樣,到處找關係,如果有某個名人說一句寫得好,那絕對會提高那個人的地位。
經過一下午的思考,顧青雲已明白這個道理。
哪兒都有競爭,幸虧自己沒有太強烈的野心,否則現在肯定會暗戳戳地詛咒那些和自己同一時間出版的人。
“不必擔憂,老夫還有兩年就致仕,你這次寫的算學書給封尚書留下很好的印象,如果不是你剛升為翰林院編修,大人一定會把你調到戶部來。”方仁霄突然說起這些。
顧青雲一聽,嚇了一跳。嗬,禮部尚書對自己有印象?這絕對是個很大的驚喜!至於進戶部?除了吏部,戶部是個熱門的部門,這可是管錢的。
自己擅長算學,喜歡和數字打交道,進戶部也算是對口,完全沒意見。
“老師,這是您幫的忙吧。”顧青雲撓撓腦袋,很是感激。
“不,這是你自己的努力。好了,老夫要去陪小魚兒玩,你自己好好想想,腦子是個好東西,要經常動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