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詢問
曲流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28|詢問,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曲流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青雲腦子快速轉動,腦海裡回憶起自己寫的那本算學書內容。
沒有問題啊!如果是什麼經註文集之類的,可能還會有人來撕,因為單是儒家內部就分成幾派,可他那是算學!而且他寫完後還給老師看過,老師沒說有毛病。
難道還能因言獲罪?本朝的學風可是很開放,只要不是當街誹謗當朝皇室,或者碰到嚴打,出版書籍之類一般都不會有問題,更何況還有人專門稽核。
如果他穿在清朝的話,他早就夾著尾巴乖乖做人了,不會寫什麼話本、算學書之類的。
“慎之,這本《算學初解》可是你獨立完成的?可是你自己想的?”劉學士緊盯著顧青雲的面部表情,眼神銳利。
顧青雲眨眨眼,堅定地點頭:“是的,大人,這是下官獨立完成的,總共花了三年的時間。最後的審查還讓老師看過了,沒有問題才拿去刻的。”
“你的老師可是戶部的方郎中?”劉學士明知故問。
顧青雲相信他肯定知道,雖說平時劉學士有名士風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自己的副業上,對他四個副手的作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只要能當上翰林院掌院學士的,他就不相信對方的訊息會不靈通。
翰林院是朝廷的儲才養望之地,沒有點水平怎麼能讓如今的皇帝委以重任?
“是的。”
劉學士問完這些話就不做聲了,他曲起手指輕輕敲擊泛著光澤的桌面,似乎在思考著什麼,半響沒有開口。
顧青雲坐在他下首,心裡不怎麼著急,如果有問題的話,他回來後方仁霄和方子茗肯定早就抽空告訴他,讓他有個心理準備,他們一般會關注這些事情。
他暗自觀察劉學士的辦公房,裡面的擺設簡潔大氣,除了牆上掛著他自己作的一幅字畫外,其他物品和他們的差不多。至於那幅字畫,裡面的那首詩可是劉學士的得意之作,算是他的成名作。
“慎之,你怎麼會想到用這種方式寫算學書?”劉學士突然開口,打斷了顧青雲的思緒。
顧青雲一驚,想了想,終於想到問題出在哪裡了。他的這本算學書和他前世學過的數學課本有些類似,都是先有定義和定理,然後寫出推導過程,再詳細解答一道例題,之後還會留幾道和例題相比略有改動的練習題在後面。
像他很熟悉的《九章算術》是按類分章的,沒有推導過程和理論說明,重視實際應用,基本上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出現。
加上他看過的其他算學書,很少有推導過程,就只相當於一本數學問題說明書。也就是說,遇到問題的時候大家去翻例題,再把資料套進去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在算學上,從古到今大家都是重實際輕理論,有些大能的研究能達到世界水平,但這些成就可能是他們靈光一閃就想出來的,不能和西方一樣形成一套一脈相承的理論。
這是顧青雲看了很多書後自己琢磨出來的,他不知道別人是如何看待,反正他寫算學書時,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寫,針對的物件是初學者,一直到院試要考的算學。
“大人,下官認為這樣更加通俗易懂,這是以前在家鄉的縣學教學生時遇到的問題,當初有學生問下官為何要這麼解答,於是下官就一直考慮怎麼教學生才能讓他們用最快的速度掌握這些知識。”慌忙之中,顧青雲還是給出一套說辭。
劉學士聞言,微微點頭,沒有再針對這本算學書問話,轉而關心顧青雲回家的情況。
顧青雲照實說了,沒想到最頂頭的上司會和自己嘮家常。不過劉學士風度極佳,和他說話是一種享受,前提是他不是自己的上級。
劉學士作為翰林院的最高領導其實還是比較親民的,只是顧青雲平時很少能和他搭上話,除非是像這種請假銷假的事,因為要請的時間太長,才需要和他直接面對。
他的直接領導是正六品的陳侍講,和蘇秋意平級。比起蘇秋意的陰險,陳侍講似乎是個老實人,一心撲在修史上,沒那麼多彎彎繞繞的小心思。只是他之前剛轉到他手下一個多月就請假回家,相處的時間還不夠長,不知道自己的判斷對不對。
知人知面不知心,剛開始見蘇秋意時自己還覺得他面容和藹,為人好說話,沒想到最後他竟然會給自己下套,公然索賄。
對於現在的陳侍講,顧青雲肯定會留一個心眼。
嘮嗑完家常後,劉學士站起來,繞過梨花木辦公桌,他踱步過來,拍拍顧青雲的肩膀,鼓勵道:“慎之,本官聽他們說過了,你做事不拈輕怕重,誠懇踏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