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9|家
曲流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3|69|家,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曲流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謝長亭是在二月中旬的時候找上門的,當時顧三元去尋摸書店情況的時候,正好碰到謝長亭在松竹書齋看書。
是他先看到顧三元,認出後主動攀談。
見謝長亭問起顧青雲的情況,顧三元支支吾吾的,不肯說出來。可謝長亭是什麼人?非要親自上門道謝,最後沒辦法,顧三元就回來向顧青雲稟報了。
顧三元跟他說起這事的時候,顧青雲還非常驚訝,他對謝長亭是有印象的,畢竟是同一艘船的人,雖然只有短短几天同程,但因他喜歡在甲板上找人聊天,所以見過謝長亭幾次,兩人只是說過幾句話而已。
記憶中他年紀和自己差不多,穿著細棉布,但針腳很好,身邊有一名僕婦模樣的中年嬤嬤跟著,讓人猜不透他的家境,畢竟有下人的人家,一般家境都不錯,可他竟然住在一層的下等房裡,這就讓人不解了。
而且這個少年容貌秀麗非常,顯得略微陰柔,嘴唇微翹,一雙桃花眼,似乎隨時帶著微笑。要不是他的氣質特殊,否則真會讓人以為他在男扮女裝。
顧青雲對他印象深刻,一是因為這人的容貌讓人深刻,二是他講話略有些油腔滑調的,還總喜歡和年輕的貌美女子搭訕,又不是那種色鬼。
像迎香,就被他藉故搭訕好幾次,但他舉止很有分寸,點到為止,不會惹人厭煩。
顧青雲對他的印象只停留在此了,如果不是那天晚上他起夜時倒黴被牽連落入水中,他從水裡把他救出來,他相信,自己不會再想起他。
畢竟只是萍水相逢的一個陌生人而已。
只是沒想到他們這麼有緣分,在偌大的京城都能遇到。
對於他口中說的報恩,顧青雲那天晚上沒有當真,也沒想過要回報,當時的他心驚膽戰的,恨不得那艘船上的人都不再出現在自己面前。
現在聽說謝長亭找上門來,他本來是想避而不見的,但仔細一考慮,這不是欲蓋彌彰嗎?
於是就決定見一次面,透過交談,這才知道謝長亭生母名下的嫁妝有一間書齋,前面十幾年在京城略有名氣,這幾年才慢慢衰敗下來。
謝長亭看來是做足了準備,自報家門後,竟然還知道他想投話本,還說願意找人幫忙抄書賣出去,等有了名氣後再出版印刷,到時除了成本費其他的一文不取。
謝長亭還坦然自己現在身上暫時沒多少銀錢,欠自己的救命之恩以後再報。
顧青雲對他身為永平伯府的二公子混成這樣很是驚訝,但此時已是二月,顧青雲心中惦記著三月份的會試,不想分心其他事情,就好言婉拒了。
謝長亭見狀,很是善解人意,說等他考完會試再來拜訪。
對於顧青雲來說,謝長亭的到來只是一個小插曲,他的重心還是放在懷孕的簡薇和會試上。
何謙竹到來時已經是二月底了,喝了幾天藥後,就趕緊趕在三月初四之前到禮部投文報到,否則就沒有參加會試的資格。
顧青雲領回考牌後,就安心等待會試的到來。
會試由禮部主持,考試內容與鄉試大致相同,考中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因考期在春季三月,故稱春闈。
會試和鄉試一樣,分三場舉行,三日一場,第一場在初九日,第二場在十二日,第三場在十五日。和鄉試不同的是,會試不用在考場內待九天,每場考試只需先一日入場,後一日出場即可,相當於九天內可以在家睡兩夜,比鄉試輕鬆一點。
這讓顧青雲等人鬆了一口氣,鄉試那九天真是太可怕了,不管經歷幾次都覺得很疲憊。會試如此,大概是舉人較少,朝廷不想折損太多吧,畢竟三月初的京城天氣還是比較冷的,在一個窄小的號房裡待九天,肯定會有不少人病倒,目前朝廷培養一個舉人不容易。
當然,這只是他的個人猜測,他沒和其他人說過,只是無聊時想一下而已。
三月份,似乎整個朝廷的注意力都在會試上,特別是關注主考官的人選。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些。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是由較高階的官員擔任。
而在本朝,主考官一般是由進士出身的大學士或三品以上的高官擔任,由禮部提名,皇帝再欽命特派。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
會試的主考官有一正三副,同考官有八人,基本上都是翰林出身。
方仁霄也非常關注主考官的人選,這影響到家中三個考生的考中機率。
三月初六,主考官的名字在朝會上公佈,剛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