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9|家
曲流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5|69|家,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曲流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會訓斥方子茗,讓他們頗為尷尬。
何謙竹的臉色蒼白,即使睡了一覺,看起來還是精神不振。
顧青雲見狀,頗為憂心,就勸道:“你現在有一點受寒,萬一在號房裡再發熱什麼的,說句你不愛聽的,到時最好放棄考試,反正又不是隻有一次機會,下次還可以再考,還是身體最重要,要好好保重身體,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今年的考試紀律比以往要寬仁一些,只要舉人們主動要求放棄考試,是可以提前從號房出來,到達指定地點等候貢院開門的。
新皇的這一舉措,讓廣大舉人對其感恩戴德,更別提他把木板房改成磚瓦房了,更是被誇為仁政。
顧青雲已經決定,後面兩場考試自己的身體真的不舒服的話,肯定會提前棄考的。他可沒有那種帶病上場的精神,還是小命最重要的。
歸根結底,功名始終比不過他好好活著。
以往考試時,有考生考到昏迷不醒,等出來後不乏高熱不退的,如果能病癒還好,算是有價值,萬一直接去世,那真的給家人帶來極大的痛苦。
這種堅持的精神他雖然很佩服,但絕對不會跟著學習。方仁霄和他的想法相同,考前他就反覆跟他說過身體的重要性,寧可棄考,都要保重身體。
何謙竹此時穿著一件厚厚的大棉襖半躺在椅子上,他頭髮烏黑,兩鬢有髮絲垂落下來,更顯得他臉色蒼白。聞言,他看了一眼顧青雲,沉默地點點頭。
他身後的何叔鬆了一口氣,感激地朝顧青雲拱拱手。他家侄子剛長途跋涉而來,身體剛養好,又碰上現在天氣變冷,身體很容易受寒,可把他擔心壞了,就怕他一時倔強,非要爭那口氣。
大家聊了一會後,其他人回房休息,顧青雲睡了一上午,現在精神很好,就沒打算再睡。
他在院子裡走走,看看正在寒風中盛開的梅花,再回房看看詩集,和簡薇說說話,心情頗為平靜。
很快,剛過凌晨,他們又得拿著考籃去貢院門口排隊了。
只是這次,他的衣服除了外面和裡面那兩件,其他都是原來的。畢竟現在天冷,不好洗,而且不可能為了一次考試,就做出十五件衣袍來。
他們家還沒那麼富裕。
這次他換了一個號房,不過都是同樣的格局,顧青雲沒察覺有多大差異。唯一的不同,估計是他的左鄰右舍比較活潑了,經常窸窸窣窣地弄出點小動靜,偶爾還打斷他的思緒,讓他頗為苦惱。
遇到這種事情,也只能自我調節了。
第二場第一天,考的是策論,有三道題,算是題量大的,畢竟只有一天的時間作答。策論很注重實際,有兩道是從官府裡直接把真實案例改頭換面讓你作答,主要考察舉人們的實際執政能力。
說真的,這非常有難度。可能那些官宦之家的舉子會有優勢,畢竟他們耳濡目染,總會聽父輩講過類似的事情。
顧青雲覺得自己這方面的積累可能還不夠,方仁霄平時指點他,也很少涉及到這方面的內容。但他在市井聽過一些類似的傳言,絞盡腦汁,總算是磕磕碰碰做完兩道題,之後檢查一遍,覺得還行,自己已經盡力作答了,就是不知是否合乎考官們的心意。
鬱悶,前世他看到所謂的官場文學,都是繞道走的,也根本沒關注過這方面的內容。現在的很多知識,都是靠這世的積累。
最後一道策論題,是關於是否開海禁的。
顧青雲的觀念當然要開海禁,平時就思考過,有了思路,不大一會就洋洋灑灑寫下上千字,再仔細修改,刪刪減減,調整句子的順序,使其結構完整,觀點清晰明確,最後一算,刪改成幾百字,又從頭讀了一遍,心中非常滿意。
這道題,貌似自己超水平發揮了。
前面兩道題花了很多時間,這天晚上他是點了一根蠟燭後才做完交卷的。
第二天是律法和詩賦,這兩樣都難不倒他,只是有一道律法題讓他頗為猶豫。
題目的大概意思是某地有一文人嘴巴厲害,什麼話都敢說,時常得罪人而不自知。有一次他得罪一名官員,官員不忿,就設計害他,關進大牢,打算秋後問斬。文人十幾歲的兒子知道這件事後,就持刀闖入正在辦宴會的官員家中,刺殺官員成功,之後少年坦然自首。
題目很簡單,顧青雲理解起來非常容易,可就因為這樣,反而讓他苦惱。因為夏朝的律法規定,除了過失殺人、誤殺等不用判死刑外,其他都是殺人者償命。
毫無疑問,少年殺人的目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