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59 燕侯之死,漢帝系統,開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59
…
漢國人口突破五十萬,這是喜事,再加上道德水平的提升,諸夏大悅,順手給兩個仙人球澆了點水,又逗了會小黑。就見甘寧前來,打算帶著寧復去幽州,漢國無事,諸夏也就同意了。
寧復正在宮外等候,見了甘寧出來連忙迎了上去,急切道:“君上同意了?”
“同意了,走。”甘寧不廢話,點了點頭,簡短的說著,帶著他前往凱旋港。
寧復頓時露出驚喜之色,但緊跟著忐忑起來,離鄉十年,如今要回去,他不清楚現在燕國是什麼樣的情況,也不知道自己這一去應該面對什麼,心中忐忑,也是理所當然。
母親出身貴族,知書達理,賢良淑德,被送至福江島,哪怕再苦再累,都沒有放棄教他識字,教他做人的道理,教他別忘了自己諸夏的身份。
白天織布、晚上熬鹽!
以一介女流之身,頂住這些繁重的生計,還抽出時間教導他,這是母愛,偉大的母愛!
咬舌自盡之前,那雙素雅眸中流露出的剎那留戀、不捨,至今還深深的銘刻在他的心中,不敢忘懷,加入漢國後,他時常在寂靜無人的夜幕中,抱著自己無聲哭泣。
他努力的尋找,記憶中母親抱著自己時的感受,努力的營造出一種,母親依舊在抱著他,依舊在慈愛的看著他,依舊溫柔嫻靜的摸著他的圓腦袋。
近鄉情怯。
母親死了,十年了,他要回去了。
大半天的時間過去,船隻小心避開暗瞧,多次查探之下,尋了一處頗深的海灣,趟著海水到了岸邊,此刻到了秋季,一陣風吹來,身上涼颼颼的。
踏上土地的瞬間,寧復努力尋找著一些熟悉感,但他很明顯沒有來過這裡,心中的那種忐忑越發強烈,一行人換上乾爽的衣物,甘寧只是挑了兩個親衛,叫上寧復向著西面走去。
甘寧隨身一柄環首刀,而兩名士卒則各自拎著一個包裹,手中同樣持一柄環首刀,寧復知道,那包裹裡,不是換洗衣物,不是錢財,不是他物,正是一柄漢式連弩。
而這柄漢式連弩,已經是第四版,經過多次改良,裝上滑輪,再利用槓桿原理,讓弓弦更容易拉來,當然依舊有些費時。目前可填裝弩矢依舊是五根,但是射距則達到了八十米。
一行四人,朝著西側走了不遠,就看到一處漁村,當甘寧等人靠近時,這個漁村頓時一陣雞飛狗跳,數十個青壯,拿著魚叉或者各種工具神情緊張的看著甘寧等人。
寧復和甘寧對視一眼,兩人極富默契目光交流後,甘寧落後一步,突現出寧復,而寧復則依靠自己的外表,很有禮貌的在百米外揮手下令停下,孤身一人舉著手靠近了幾步。
漁村村民神色鬆弛稍許,看得出寧復並無惡意,再加上外表,劍拔弩張的氣氛頓時消散不少。這時,漁民中走出一中年男子,他打量著寧復和甘寧等人,目光在包裹上停留了一會。
“敢問幾位來此地有何貴幹?”
“我們是無意間淪落此地,若有冒犯,請見諒。敢問,這裡是哪裡,距離那薊城有多遠?”寧復很是客氣的拱手道。
“薊城?這裡是泉州縣東,隸屬典國,薊縣需往西北方向,途經安次,才到薊縣。此地破亂不堪入目,就不久留諸位了,請!”那中年男子,面色不悅,卻依舊做出回覆,但隨後,便開始冷這臉趕人。
“典國?”寧復看向甘寧,而甘寧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原本他們的目標是漁陽郡的……等會,泉州不就是漁陽郡的所屬縣城嗎?什麼時候變成典國的?
寧復和甘寧對視一眼,雖然心中有所疑惑,但是看得出來對方不歡迎他們,他們也不是熱臉貼冷屁股的人,當下告辭。
走出幾里路,天色黑漆漆的,甘寧揮手,停了下來,準備吃點東西,隨後四人輪流守夜,天色矇矇亮,找了處水源,摸了把臉,開始繼續趕路。
終於在第二天下午之時,他們抵達了泉州縣,經過一段時間的情報蒐集,甘寧等人這才恍然大悟。
而典國作為兩國緩衝地,燕國自然會充分利用這個緩衝地,譬如抽走涿郡良鄉,給對方泉州,以一縣之地,換一縣之地看上去很公平,可誰都知道這很悲哀,小國的悲哀。
也難怪之前那漁村不待見他們,但是依舊做出回答,這也是生怕得罪人。
甘寧等人並未久留,粗略畫了份附近的地圖,購買了一些乾糧、水,再次踏上前往薊城的道路。
三天後,甘寧等人抵達了薊縣,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