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才華早逝
鹿淼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章 才華早逝,[美娛]黃瀨的好萊塢日記,鹿淼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弗蘭克去休息之後,文森特又花了一點時間重新將這份完整的奧斯卡提名名單看了一遍。不得不說,今年的奧斯卡會是精彩紛呈而懸念起伏的一屆。
不管是提名者還是提名電影,都有奧斯卡不同往年有所突破的行為在裡面。年輕演員的入圍和標準商業片的入選都是一個重大的改變,雖然看起來有些違背學院一貫以來青睞劇情類、傳記類偏正劇向的評獎口味,但是架不住入圍作品口碑和票房都已經爆破高水準線。
除此之外,今年男演員單元的競爭可以稱得上前所未有的激烈,不管是最佳男主角還是最佳男配角。《神秘河》的imdb得分8.1分在入圍的五部最佳影片包括最佳男主角內是最高的,其次好評度最高的是文森特的《欲蓋彌彰》,其他入圍的三部影片在各家專業網站的評分也不低。
這種含有警示、教育內涵的劇情類故事或傳記按照學院的一向口味,是屬於能夠接受的那種型別。問題就是文森特自己現在有自知之明——有肖恩-潘這樣的同樣表現絕佳並且資歷深厚提名經歷豐富的男演員珠玉在前在前,以自己第一次入圍提名的資歷來看,能夠獲得最佳男主角的機率或許比中個百萬彩票還要低。
要知道奧斯卡影史上,年齡最小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獲獎者是30歲,這個記錄在上一屆奧斯卡產生。阿德里安-布羅迪在2003年憑藉著《鋼琴師》獲得了這項殊榮。在阿德里安-布羅迪之前,最年輕的一個獲獎者馬龍-白蘭度則是憑藉《碼頭風雲》在自己31歲之際獲得了奧斯卡影帝。
除此之外,每一任奧斯卡影帝基本都處於35歲往上的年紀,而這也正是好萊塢一個普遍的現象,男演員們的黃金年代往往是從他們的三十歲之後才開啟。要知道,這並非是一種偶然形成的風氣。
在這樣紙醉金迷的好萊塢大背景,不管是男演員還是女演員,少年成名後難免心思浮躁,或許沉浸在花紅酒綠的名利場之中,或許入戲太深無法自拔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多數時候這種情況都能夠總結為“毒殺”。
其中最讓人心痛和惋惜的莫屬瑞凡-菲尼克斯了。1970年出生的瑞凡十五六歲就已經成名,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幾乎整個北美都認同這是屬於瑞凡-菲尼克斯的年代,不僅僅是為了他絕佳的作品而深深感染,也是為他無法從角色之中抽身陷於毒品,多次戒毒卻依然無法自拔而橫死酒吧的淒涼結局而感到惋惜。
瑞凡-菲尼克斯是當時70代年輕演員中既有演技又有英俊相貌的代表,哪怕是後來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開始大放光彩,也有過很長一段時間被媒體稱之為第二個瑞凡。
但是相比於演員的英年早逝,大家更加害怕的是才華“早逝”,在自己還沒有摸到演員通往藝術家的道路邊緣,就已經在名利場裡將自己的優勢例如青春、靈氣和天賦蹉跎殆盡。
一旦跨過30歲的大坎,男演員們或許會組建家庭,或許會一改風流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演藝事業。順利的話,他們能夠開始有足夠的閱歷和經驗來擔綱一些具有突破性的角色;如果轉型依舊不成功的話,就會面臨著漸漸被電影市場淘汰的威脅。
這也是年輕演員成名很早,屢次臨門卻不得入的原因之一,轉型真的是一道決定著職業生涯發展的大難題。學院需要的是表現力和影響力穩定而長遠的、能夠成功消化各種形象的、不會輕易被拘泥的優質演員,而不是曇花一現、流星一瞬的特例。
演員的私生活或者性格並非是學院評獎的標準,但是個人問題過大的演員基本上是會被排除在提名名單之外。這也是好萊塢一邊沉溺於享樂卻又格外愛惜自己羽毛的原因,數不清的狗仔會想方設法地挖出黑料,而任何一個黑料都有可能葬送自己的職業生涯,從而永遠被大獎拒之門外。
這已經不是什麼暗藏的規則,而是在好萊塢已經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法則。
這也是二十一世紀一來,好萊塢公關團隊越來越重要的原因之一,有些話說的人多了,它或許就會變成真的。
在本屆奧斯卡獎提名名單公佈的這一天裡,幾乎所有人都在尋找這些名單裡的人的身影,而文森特依舊保持著神隱的狀態,就像往常一樣,不參加脫口秀,也不參加雜誌拍攝和訪談,現在對他來說,並不是一個恰當的頻繁露臉的好時機。
要知道,在所有人的眼裡,文森特現在還是一個一邊忙著拍戲,一邊忙著上課的學生。過多的商演和綜藝節目只會消耗觀眾的好感,這樣就偏離了弗蘭克團隊最初設計的人物設定。
於是,在已經洋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