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筱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感想與期盼—讀一、二回有感by:水印,仙渡,墨筱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同路線的,但願有所突破。
此外再說,三大問題:性格、外掛、種田。
關於故事風格,有一個重點,簡介上有提到“踏實”,“踏實修行”。
如果小說的著力點僅僅只是那個竹簡外掛,或者是一步登天式的升級,那很顯然,故事就沒有繼續的必要了。
水印的提醒很關鍵,以文形人,這才是故事最能閃光之處。
我小時候也有仙俠的夢想,仙俠的重點,不僅僅在於仙,也在於俠。
只是舊式的俠義思想到如今已經很難再引起人們的共鳴——或者說,難以引起共鳴的不是“俠之一道”,而是“俠”的表現方式。
世易時移,曾經的經典在現在看來或許迂腐,或許俗套,但在這之外,最深刻的“道”,應該是流傳五千年,從未改變的。
俠道,是絕境之時的奮起抗爭,是慷慨無畏的一點浩然。
就如蕭峰之俠,是“雖千萬人吾往矣”,郭靖之俠是“為國為民”,那麼“仙俠之俠”,又會是什麼?
金老專美於前,我不敢妄言可比之萬一,但有了前人的方向,我至少可以多一點思考。
拋開這些,升級,是這一型別小說不可避免的一條明線,就其重要性而言,大師們同樣百用不厭。
而那明線之外的暗線、人性,才是小說的靈魂。
盡我所能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