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水墨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二章 深山遇難,鬼門,昏水墨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昭無日月,萬靈歸所是為陰界,也就是一般人口中所說的十八層地獄神馬的,稱呼有很多。但要進入陰界的入口則是必須要有獨特地形支撐,因此世間少有聽說某某人誤入陰界的傳聞。

實際上要進入陰界是有相當嚴格規定的,陰界要來人世間辦事也同樣如此,所以才會有陰司城隍的出現,這種類似於辦事處的機構,在陰界中起著與人世間相互溝通的作用,其存在是不容忽視的。

民間都市傳說裡有一則相當出名的傳聞——陰兵借道,這就是陰界在人世間出現人員大規模死亡的天災*的時候才會出現的狀況,一般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陰界就必須派出大量人馬前往出事地點維持秩序,以免死者亡靈造成更大的破壞。在處理類似事件的時候,陰界就會先跟人世間的政府打招呼,以免跟人世間計程車兵產生衝突。

這說明了陰界與人世間並不是老死不相往來,而是有著很深的協作關係的。陰界遵守人世間的規則,我們人世間的人要去陰界,自然也要遵守他們的規則。

陰界在人世間的出入口岸有四個,其中最出名的大概就是酆都鬼城,這地方依山面水,俯臨平原,山形蜿蜒擁握明堂,是為風水說中的青龍抬頭。離得酆都不遠的大道低緩俯伏,與青龍遙相呼應,還有朱雀玄武一應俱全。

如果真的要詳細介紹起來,要牽扯到很多與風水學說有關的東西,關鍵是這酆都的風水好不好跟現在我們要說的事情沒關係,總之只要大家知道,酆都是個風水寶地就對了。

那地方是個風水寶地,然後又發展出了相當獨特的鬼文化,並且以此遠近聞名。在以前的時代,人們是愚昧的,對鬼神是敬而遠之,因此酆都這地方作為一個鬼城來說是再好不過,也是陰界外出辦事的首要出入口選擇。

因為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每一任到任的官員都難免會與鬼文化有所基礎,所以出現一些稍微靈異一點的事情並不會引起什麼恐慌,相反還對陰界辦事有不小的幫助。

不過最近這些年,人們見識日漸增長,國家經濟愈發繁榮,聞名遐邇的鬼城自然也不甘心一直落後,於是就拼命發展旅遊。這樣做好是好了,經濟發展了,大家日子好過了。但是問題來了——人多眼雜,陰界的出入口就沒那麼好用了。

於是這酆都鬼城的入口就棄之不用,專門讓給了人們自己開發經濟建設,至於以後是否會再次啟用,這就暫時說不好了。

除了這個已經棄置的出入口岸之外,另外一個口岸估計大家想都不會想到是在哪裡——故宮!

前清滅亡之後,故宮就作為文化遺蹟被儲存了下來,裡面白天雖然遊人如織,不過晚上卻是靜悄悄的盡顯鬼氣,更重要的是在故宮中依舊有不少宮殿是不被開放的,這也給陰界辦事帶來了不小的便利。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出入口岸則是在深山之中,一個位於武夷山中,另外一個則是深入秦嶺,都不是那麼好走的。

這時候我就跟嚴青兩人身處於秦嶺深山之中,尋找前往陰界的入口——本來是有個陰司的帶路人的,不過路上不小心跟我們走散了。

有人要問我了,既然有故宮可以走,為毛要跑到秦嶺這樣的深山老林去受苦?我也是無奈呀,你以為我願意麼?那是因為故宮的出入口有很多問題呀。

故宮裡面經常會出現鬧鬼的傳聞,時常有人說看到有宮女提燈的畫面被映照在牆面上。一開始大家都沒引起重視,一直到某位高階別的首長親眼目睹了這一切,才開始重視起來。

那故宮中鬧鬼的事情可不是陰界搞的鬼,而是故宮這地方几百年下來,宮鬥神馬的,死的人實在太多了,怨氣實在是太重,所以最後是政府那邊不得不找了陰界幫忙,這故宮開了個出入口,那是方便陰界隨時過來解決問題的,實際上平時是不會用來作為進入陰界的入口的。

我其實也對陰界把出入口開在深山老林裡挺腹誹的,不過沒辦法,人家也不可能為了我臨時開個口子吧?何況開出入口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並不是說做馬上就能做的。

好在我準備充分,而且知道出入口的地點,所以跟陰司的帶路人就算走散了之後,我們也沒什麼慌亂,反而抱著那麼一點難得的休閒的心思。

家裡面留下張卿蕤我也比較放心,因為他知道我在藺子青那邊做好的佈置,我也告訴過藺子青,如果發現什麼情況,我不在的話可以告訴張卿蕤,就算不能直接揪出對手的小尾巴,至少保他平安還是沒問題的。

不用擔心家裡的事情,我們這邊就比較輕鬆,只要能夠儘快感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時空奇境

神緣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