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乘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章 談笑以死,意氣洋洋,長生從聊齋開始,隨緣乘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話是實話,他也不是針對誰,陵州府有一個在科場上能和他打的嗎?

天賦高到一定程度,看誰都是菜。

下飯的菜。

“留仙說的是,要說我讀書的天賦不好,我也不是不認,你說那些傻子都能跟我一個檔次,考中秀才,足見科舉這玩意,肯定有漏洞,不能真正選拔人才。”

王孚深以為然。

留仙不愧是他知己。

不過他不得不承認,留仙品味比他高一點。清清這樣好看的婢女,找遍陵州府都找不出第二個來。

但他向秦川打聽了一下清清還有沒有姐妹什麼的後,便不再有期盼。

因為秦川暗示他,清清不是人。

不是人還能是什麼?

王孚頓時表示,自己是沒那個福氣。

還是留仙厲害,怎麼一點不見虛呢。

一定是他練功不夠勤快的緣故,回去就加練。

老是靠藥物,不能展示真正的大丈夫風采。

秦川微笑道:“不錯,其實科舉的出題方式雖然多種多樣,可是四書五經的內容就那麼多,千百年來,早給人研究透了。只要學會總結,找出出題破題的套路和規律,再鑽研一下主考官的喜好,鄉試不說名列前茅,但中個舉人,還是簡簡單單的。黃家這一類人家,肯定對科舉文章有所總結,從小了解做題的套路,如此熟能生巧,應試時自然成竹在胸,能將水平穩定發揮出來。”

做題做得多了,就不怕遇見難題生題,瞭解套路後,破題就能熟極而流,舉重若輕。

說白了,參破科舉做題的套路後,這就從一個考聰明才智的考試,變成了一個考察勤奮的考試。

只是尋常人家不可能有那樣的資源。

就算王孚,這方面門路都很難找到。

王孚道:“原來如此,只是如何找到套路呢?”

秦川這時候拿出一個小本子,上書著——“科舉制藝”四個字。王孚翻看,上面記載著秦川的科舉心得,字字句句,鞭辟入裡,一目瞭然。

哪怕他這樣的天賦,都能看懂。

這是秦川這段時間,閒暇時準備的小本子。

跟話本不一樣,畢竟話本終歸是一時的熱度,來得快,去的也快。

但如果這本科舉制藝,若是效果不差的話,不怕天下讀書人不買,日日夜夜鑽研苦讀。

屆時文氣當如泉水一般,源源不斷。

而且一旦效果顯著,甚至還能賣錢。

其實科舉制藝類的教材,這個時代已經有了,可是秦川這是熟讀明史八股文合集,總結出來的,幾百年的精粹積累,試問當世誰能擋得住?

他不生產文章,只是異界的縫合怪和搬運工。

當然,這裡面也確實有秦川精心總結的套路。

只是再如何完美的理論,實際運用中,肯定會出現問題,實踐出真知。即使沒有顧提學這次雷厲風行的歲考,秦川都打算找藉口讓王孚試驗一番。

畢竟王孚的水平在那裡,如果他都能有顯著提升,說明科舉制藝這個小本子,就跟九陰真經一樣,乃是科場的絕世秘籍了。

而且能從易到難,修煉成絕頂高手。

何況,其他士子一看王孚都行,肯定趨之若鶩,信心百倍。

即使有人盜版印刷,可是隻要東西傳播出來,秦川也能獲得文氣,知名度甚至能逐漸擴散到大梁朝兩京十三省的大部分地方。

無論是話本,還是千古奇文,論份量,根本沒法跟科舉八股相比。

無他,利益使然。

王孚饒是對科舉八股,差不多等於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

但眼力還是有的。

他就像是自己做菜不行,可從小那麼多先生教導,品菜還是可以的。拿著“科舉制藝”的小本子回去,如獲至寶的鑽研。

晚上妻子吳氏剛做了一件新的肚兜,邀請他鑑賞一番,他都置之不理,一味苦讀。

吳氏尋思,這冤家是有心無力,還是轉了性子?

問清緣由,才明白丈夫是醉心科考,而且獲得一本絕世秘籍。本來她覺得是丈夫搪塞,知道是秦川相贈的科舉心得,便再無疑慮。

陵州第一才子,未來鄉試黃榜上板上釘釘要中舉人的人,所傳心得豈是尋常。

她還細心叮囑王孚,切莫洩露機密,讓人偷學了去。

吳氏更是打心眼感激秦川。

她出身蜀中吳氏,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薄顏美玉雲深處

小靜爆豆

帶著鍋鏟去修真

川西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