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乘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穀神不死(4k),長生從聊齋開始,隨緣乘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比如龍女治理禹江水域,便是天道眼中的善,其不只是使禹江百姓生活富足,而是讓整個禹江水域的生靈都受益,有可持續的發展。
另一種便是消除世間不平。
天道重平。
平便是陰陽調和。
比如當初黃四殺妻的案子,綠娥死得太冤屈,不平之氣,令上蒼感應,秦川平復冤屈,就得了功德。
這些也不完全對,但肯定有些鍥合。
天道不以寡而論多,不以多而論寡。以及修道人常說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實都透著一種玄妙的思想。
天地不仁,非仁,而是去仁。
去仁而得仁。
秦川有些感悟,但並不多。
他並不糾結於此,徑自去了土地廟。
原來土地神聚集香火足夠後,開闢了一個神道空間,裡面有靈田,透過神道之力,聚集靈氣,靈田可以種植靈物。
但如今規模很小,效果有限。
秦川讓土地神用靈田培育紅薯。
因為紅薯很容易減產,高產的紅薯苗需要專門培育。
秦川指點土地神,讓他專門培育紅薯。
紅薯在荒年能救不少人,減少了飢餓,便能讓戰亂的規模縮小,因為沒有那麼多災民,動亂會相應降低。
中土的百姓大都很安分且可憐,但凡有一口吃的,大多數也不會走上作亂造反的路途。
寧為太平犬,勿做亂世人。
大多數也只是有如此樸素的願望而已。
往往越簡單越樸素越卑微的願望,其實實現起來,並不容易。
就秦川對大梁朝的觀察,官府本意是不希望百姓們過得生活富足,而是需要有能拿捏他們的地方,如此才好驅使。
知府、縣令等等官員,名義是代天子牧守一方。
何謂牧,牲畜才需要牧。
…
…
秦川見到土地神,問了他紅薯苗的事。
土地神請秦川去了靈田看他這些日子的成果。土地神生前也是種過地的,培育高產紅薯苗,算是幹回老本行。
他透過神力,能加速紅薯的成長。
因此多番試驗下,得到了眼前的紅薯苗。
都是高產的。
有了靈田源源不斷提供的紅薯苗,至少滿足陵州府一地的所需沒有問題,而且靈田隨著神道香火可以不斷擴張。
土地神道:“上仙,我培育紅薯苗時,隱隱有些來自天道降下的感悟,上古聖皇之時,有種靈米,專門提供給修煉仙道、武道的修士服食,如此不受尋常五穀之氣,能清淨道體,對修煉十分有益處。我打算在靈田中,劃出一部分培育靈米,供奉上仙,不知上仙以為如何?”
“如此就有勞了。”土地神是秦川的從神,秦川自然不擔心土地神會有謀害他的心思。
靈米之事,他也有所耳聞。青雲道長提過,嶗山中有專門培育靈糧、靈藥的靈植夫,不過裡面生產的靈糧、靈藥都要專門供給內門的長老,十分珍貴。
既然土地神可以培育靈米,對秦川來說是大大的利好。
這也可以看出,土地神的位格很快會有提升了。
神道的修行,雖然需要自是的修煉,但更離不開積攢功德和聚集香火等事宜,土地神在秦川指點下,培育紅薯苗,著實獲取了一些功德,並且得到天道獎勵。
它是秦川的從神,秦川因此也有受益。
土地神的功德是要分出一部分給秦川的。
雖然有這樣的好處,秦川沒有急著敕封其他的土地神,敕封神靈本身就會擔因果。
這種因果和殺人的因果不同,其中糾葛不小,功德福德都難以化解。
他修煉玉虛法門,元神愈發清明透徹,對因果漸漸生出特殊的感應。而且封神裡,姜子牙手持封神榜,敕封周天正神,最終卻未成仙道。
這也是一種警醒。
另外,此番天庭現世,重新封神,或許也會出現一個天命封神之人。若真如此,怕是也有封神榜之類的事物。
他對此有些警惕,不希望莫名其妙上了封神榜。
土地神這邊的紅薯苗試驗成功,為秦川提供了一條新的功德來源。
秦川回去後,過了一段時間,同樣得到一些天道感悟。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這句來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