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乘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 鍾離權,長生從聊齋開始,隨緣乘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風童子聽得入迷,人間有萬物眾生,有修行之道。萬物不同,來歷不同,根腳不同,追求也不同,於是修行源流複雜。

但始終離不開命性二字。

有的側重於命,有的側重於性,有的便是性命雙修。

其實對高明的修道者而言,不在於自己哪方面比較強,而在於哪方面比較短。

清風童子對命道的修行,近來很有些迷惑。

秦川恰好講了這些。

由醫道入手,講易經洗髓,脫胎換骨,肉身成聖等……

此世,有靈山佛法,講破妄不迷,得羅漢果。

這個羅漢果,指的是羅漢和果報。

其更看重於心境,一步步邁向解脫。

道門則是奉太清老子為祖,崇尚自然,修行長生久視之道,元神大成,則練就純陽,飛昇天界,做了天仙,可比菩薩果,更在靈山羅漢果之上。

在清風童子看來,玉宸道君所講,依稀和靈山佛法有些殊途同歸,尤其是在心境的修煉上。

根子裡,比靈山心境修煉更深玄,但靈山則將心劫化為重重幻景,修心之道,得以具體化,這是靈山對世間修行的一大貢獻。

連師尊都說,世尊如來雖是後輩,卻痛定思痛,在修心上下足了功夫。

這一點,師尊也是不及的。

傳言,世尊如來前身的同門,多是不修心性,一場殺劫下來,師門風流雲散。

才有世尊如來,痛定思痛,從心境入手,直求步步解脫。

太清道祖之法,雖然講究心性,卻崇尚自然,以無為而為,更高深玄遠,倒是不適合廣羅大眾。只是在破妄這一步,太清門下和靈山佛法,倒是相通的。

世間修行法,用師尊的說法來說,那就是同來同去不同歸。

他實是不很明白,曾請教過。

師尊卻笑著解釋,若是明白,便是不明白。

他告訴清風,如果明白了他的道,那清風童子就還沒自己的道。

師尊還說過,世間之法並無高低,神通卻有。

西牛賀洲神通最高的傳承,非是五莊觀,非是靈山,而在靈臺方寸山。但清風下山以來,倒是從未聽過有什麼靈臺方寸山。

清風童子一邊聽講大道,一邊分出心神印證過往所學。

不知不覺間,秦川講道完畢。

有山中猿猴獻了猴兒酒,斑斕猛虎奉上靈果……

各類太乙峰開靈的禽獸,紛紛獻上自己的珍寶。它們雖然有靈智,卻不懂修行。

將來頂多靠本能,化成妖魔精怪。

有秦川這番講道,卻是正式叩開修行大門。

不會輕易去嘗試血食修行之道,誤入妖魔道中。

不是說妖魔道不能成道,而是這一道,在此界屬於人人喊打。道行高,最大的成就,無非是給什麼神聖仙佛做個坐騎。

這些修道生靈獻上珍寶,便即退散,它們大有收穫,需要回自己洞巢消化體悟。

秦風見了美酒靈果,叫來朝雲和清風童子一起享用。

五莊觀雖有靈根,但那果子,卻非清風童子能享用。因此太乙峰中的果子和美酒,還入得他胃口。

至於玉宸道君,吃凡果,喝凡酒,對他而言,與蟠桃、仙釀幽幽多少區別呢。

而這是朝雲人身以來,第一餐。

她未化形前,便即懂得許多人事,只是沒有嘗試的機會呢。

玉宸道君隨性自然,不講究尊卑。

清風童子覺得這番經歷當真奇妙,他居然能與玉宸道君同席,哪怕他修煉成天仙,飛昇天界,入了蟠桃會,都沒資格與這等存在同席的。

在人間,反而做到了。

這時秦川開口,“道友既然來了,便一起過來坐會吧。”

他話音一落,有個高簪道人不知從何處現身,清風童子看到時,便在眼前了。他腰間有個酒葫蘆,大袖飄飄,不修邊幅,留著短鬚,向秦川道:“晚輩鍾離權,見過道君。”

清風童子聽鍾離權三字,有些耳熟。

隨即恍然,施了一禮,

“可是正陽祖師。”

鍾離權:“在道君面前,只稱得上正陽,哪裡有什麼祖師。”

秦川大大方方一擺手,“你又不是我的門下,跟我見什麼禮。”

鍾離權笑道:“既然道君這樣說,貧道便不扭捏了。本意是偷偷溜走的,但是我葫蘆都空了,沒酒喝,才厚顏留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介武夫

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