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乘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章 巫蠱之禍(4k),長生從聊齋開始,隨緣乘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殺江衝,雙方大戰於皇城,死者萬人。隨後國師施展索命梵音,東宮大敗,太子失蹤,東宮盡數問斬。

神都,眾生書院。

王夫子剛回來,聽到這件事。幾乎昏厥。

他和顧亭林都才回來,沒想到神都就發生了這樣的大事。

王夫子沉默良久,向顧亭林道:“我方寸已亂,你來算一卦,看太子是死是活?”

顧亭林卜了一卦,搖頭道:“太子有紫薇命格,算不出來。”

王夫子嘆了口氣,“父子相殘至此,家國不幸。我欲閉門研讀太易經,再不管天下事了。”

他已經心灰意冷。

無論梁帝和太子誰對誰錯。

他都不想知道了。

何況太子已經失蹤,生死不明。書院還能做什麼?

難道反對皇帝?

這樣只會讓國家更動盪。

而且梁帝還頒佈了赦旨,對東宮其他沒有參與當日大戰的黨徒,既往不咎。赦旨共有前後兩道。

第二道赦旨更狠,凡是牽連到太子的人,不得相互告發,違者反坐。

梁帝已經將巫蠱之禍的影響降到最低。

哪怕太子再出現,支持者也不會那麼多了。

梁帝這表現出寬宏大度的一面,實在讓朝堂上下感慨不已。

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可是梁帝實實在在變了。

此外,許多老江湖都看出來,梁帝對太子一直有防備,太子稍微動作,梁帝就以雷霆之勢,將其處理。

這事唯一的遺憾就是太子失蹤,而禮部尚書被太子裹挾,也不知所蹤。

禮部尚書是大宗伯,擁有對禮法和名位的解釋權。

若是太子成功,必然得為太子正名。

現今太子失敗,禮部尚書失蹤是好事,否則百口莫辯。

神都的暗潮,在梁帝的動作下平息下來。

梁帝也滿頭白髮出現在朝臣眼中。

同時梁帝還起用了致仕的顏石父子,前任內閣首輔,再度殺回來了。以八十高齡。

不過這位首輔,近年來似乎越活越年輕。

他面見梁帝,老淚縱橫,

“陛下。”

顏石的白髮這幾年居然轉黑,人也年輕了許多。

梁帝看著他,嘆息道:“你倒是年輕了,朕卻老了。”

顏石:“臣慚愧。”

梁帝:“這幾年你修煉道術,想必頗有成就。”

顏石:“臣在家研習心學和道經,這段時間更研究了太易經,略有心得。”

梁帝將一顆雷印丟給顏石。

“此物可號令天庭雷部眾神,今後朕加封你為太師。你可憑此雷印,召喚雷部眾神,為朕治理天下。若有叛亂,朕也需要你。”

顏石顫顫巍巍接過雷印。

他心裡嘆口氣,來之前算了一卦,他有位極人臣之運。果然應驗了。

只是往後……

他知道自己是沒法抗命的。

他的命運早就和梁帝綁在一起。

這雷部的大印不接,今天就走不出去。

而且從這事也可以看出,陛下已經和天庭聯手。

什麼樣的對手,才能逼得陛下和天庭聯手?

天帝、人王聯手,上次有類似的事,還是錢塘君作亂的神話裡才有。但顏石熟讀史書,知道那不是神話,亦是隱秘不能直言的歷史。

歲月史書裡,許多事都湮滅了。

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從中查出端倪。

太子殿下亦是不世人傑。

可惜他的手段還是太過稚嫩。

沒有霸道的力量,再精密的謀算,都沒有用處。

梁帝憑藉國師和天庭的支援,輕易地將太子的一切謀劃摧毀。

眼下天帝和人王聯手,那位即使聯合道門,也局勢會微妙起來。唯一讓顏石覺得會有意外的便是那位居然將太易經公佈出去,其中到底有何謀算?

太易經確實是直指大道的經文。

即使那位能從佈道的過程獲得好處,可是本身的班底還是不夠,太粗淺了。以一州之地,與陛下和天庭為敵。

底蘊還是太薄了。

道門更不會跟他死心塌地的聯手。

還有佛門,更不太可能站在他這邊。

要知道諫迎佛骨舍利表,如今都知道是他的手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竹馬師兄請放手

LFT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