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乘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章 先天三火,長生從聊齋開始,隨緣乘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座下弟子,個個群情洶湧,想要請妙一真人祭出金光烈火劍和鐵贔(bi)仙盾。

金光烈火劍是妙一真人在東海煉成,無論何派的飛劍,遇上便化成頑鐵消融。只有雪魂珠能夠抵敵。

鐵贔仙盾乃妙一真人採取東海底萬年寒鐵所煉,其形頗似一面護身盾牌,盾的上端是一個贔首,非道法高深的人不能應用。用時人在盾後,以先天太乙真氣駕馭前進,那贔口和贔目內自會發出百丈寒光,兩條白氣。所到之處,無論沙石金鐵,遇上便即消融。再被那兩條白氣一吹,立時成了康莊大道,其疾如箭。真個是石流沙熔,無堅不摧,穿山行地,瞬息千里。

有這兩件寶物,哪怕是尋常蜀山弟子駕馭,只要不遇上丁引、曉月那級數的人物,也足以橫行一時。

若是妙一真人施展,則是三仙二老以下,皆難是一合之敵。

所謂三仙二老。

指的是東海三仙和嵩山二老。

妙一真人正是東海三仙之一,但目前修為最低,未成天仙道果,但得了長眉祖師真傳,再過幾世修行,功行圓滿,飛昇天界,即使太乙金仙也是有望。

其餘二仙,乃是長眉祖師大弟子玄真子和峨眉派佛門高僧苦行頭陀,手中有無形劍玄妙非常,傷人於無形之中。兩仙皆是證得天仙位業,留在凡間遲遲沒有飛昇天界。

此外,峨眉山道佛同存。

妙一真人的太元洞則是道門一脈。

而且妙一真人成道東海,乃是後面來峨眉山太元洞,廣收門徒。

另外嵩山二老,分別是追雲叟白谷逸和矮叟朱梅。

三仙二老可以說是同氣連枝。

真遇到不世出的人物,單獨不足以應對,便會東海三仙一起出手,屆時天大的麻煩也就平了。

面對弟子們的請命。

妙一真人雖然心繫愛女,卻沒有頭腦發熱,去請人助拳。

好在他妻子妙一夫人正在閉關,否則知曉靈雲出了這等事,肯定按捺不住。屆時更起禍端。

妙一真人為人持重,乃是長眉祖師欽點的蜀山掌教。

他淡淡道:“人家在凌雲山修行,你們無禮前去招惹,本就不對。靈雲既然落在對方手中,便是她該有此劫。你們莫要再糾纏,她劫滿自會歸來。”

見妙一真人如此說,弟子們雖然憤憤不平,卻也只好作罷。

白眉劍俠雖然心繫師妹,卻也勢單力孤,不敢再去。

他認得秦川劍術的厲害,自忖沒有師尊出馬,或者其餘三仙二老的人物,決計奈何不得那人。

他再去,也是自取其辱。

一想到師妹落在對方手裡,不知如何。

白眉劍俠身體湧出一股寒意,彷彿周圍雪花飄飄。

但他真的無力再做什麼。

秦川騎著青牛,靈雲在青牛旁邊緊緊相隨。

尚未到百蠻山陰風洞,而是來到瀘水前。

昔年諸葛氏平定南蠻。班師回朝前,集會向南方軍民告別,孟獲率大小洞主、酋長歡送。

蜀漢大軍浩浩蕩蕩,行到瀘水。天氣突變,愁雲慘慘,狂風驟起,飛沙走石,瀘水波濤翻湧,不說渡河,就是行軍也不可能了。

諸葛氏詢問身邊的孟獲:“為什麼到了秋天,瀘水這一片地方還像六月一樣天氣說變就變?”孟獲答:“這是因為瀘水猖神作怪。必須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還加上黑牛白羊祭奠,才能風平浪靜,順利渡河。”諸葛氏搖頭,“我們征戰,本是迫不得已。現在已經平定,此地人民,就是我們的子民,怎能再行屠戮?”

當時,軍隊停在河邊,陰風陣陣,濁浪排空,令人心驚肉跳,戰馬都不敢嘶鳴,渡河完全沒有可能。這時,河邊土人聽說諸葛丞相到來,連忙向諸葛亮陳述瀘水軼事,內容比孟獲講的更加毛骨悚然。說什麼近日以來,夜夜聽到水中鬼哭狼嚎,哀聲不斷。瘴煙霧氣中,還能看見許多鬼怪。還陸續有人莫名死去。

諸葛氏不忍拿人命做祭品,於是用麵糰做了人頭模樣,稱之為蠻頭,也是後世饅頭的由來,拿去祭祀,方才順利渡過瀘水。

如今天下大亂。

南蠻之地也免不了動亂。

瀘水的猖神少了人祭祀,再度作亂。

前方瀘水上,迷霧攔江。

秦川分出神念,登時感覺到大澤裡面藏著一道道兇厲的氣息。

他神識一動,大澤這些兇物立刻給予回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俠左,劍右

逍遙小師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