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深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三國新天子,隱於深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長安在面對大旱災情和天子凱旋而歸,這兩種的複雜又詭異氛圍不同。汝南的太史慈在收服了黃巾劉闢之後,在這位地頭蛇的引導下,他縱馬揚戟,甚是痛快淋漓地廝殺了好幾場。
汝南一帶十幾家零散的賊寇據點,都被太史慈如秋風掃落葉般夷平。如今整個汝南郡的地下江湖,都知道一支神秘的力量已然崛起。面對著這樣一支野心勃勃的新生勢力,其他盜匪都不免生出了兔死狐悲之感。
快意縱馬奔驟在蔡城的道路上,太史慈意氣風發不已。明耀的陽光灑在他剛毅的面龐上,讓揹負雙戟的他看起來就是一位活生生的戰神。
在他的身後,是足足有三千名的兵士。這些人都不再是頭裹黃巾、毫無軍紀的賊寇,而是在太史慈的虎威帶動下的一支敢戰之軍。其中如劉闢等高階將領,還都騎上了快馬,越發讓這支部隊看起來像正規的漢軍編制。
不過,對於這些人,太史慈還是不太滿意的。在見識了真正的漢軍、尤其是徐晃麾下的虎賁精銳後,太史慈感覺那樣的兵士才是他願意統領的部下。眼下這支部隊,由於時日和條件的關係,太史慈只能勉強將他們打造成一股看似的‘精兵’。
記得剛收服劉闢的時候,這傢伙還向太史慈建議裹挾百姓作戰,不出半月就可發展到三、四萬人的規模。太史慈聽到這個建議後當時便被氣得哭笑不得:都成了漢室的將領,這傢伙還改變不了當黃巾賊的思想,裹挾那麼多上陣都想著逃的百姓有什麼用?
可劉闢卻說:“打仗,不就是拼的誰人數多嗎?大夥兒隨著同伴往前一衝,敵軍看到這陣勢,嚇也嚇死了……”
太史慈真懶得同劉闢爭辯,別說三、四萬黃巾賊,遇到徐晃的虎賁軍,估計只需三千人,一個衝鋒就能嚇傻十萬劉闢口中那樣的黃巾賊。天子曾經說過‘兵貴精而不貴多。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那種情況,你得首先知道,千百年也只出過一個韓信。’
太史慈對劉協這番話深以為然,雖然他還沒有統御大軍的經驗,但熟讀兵書的他卻也知道,在當今靠著鑼鼓和旌旗傳令的方式下,一名將領指揮一萬大軍已然是極限了。而如漢軍漸漸改制中出現愈多精細的兵種,有時反而只要三千人便需要一位優秀的將領,獨立負責應對戰場上瞬息萬變的局勢。
好在,沙汰掉不少老幼病殘後,身後這三千人總算還能拿得出手。更值得慶幸的是,這次對付的蔡城何儀,也只是跟劉闢一樣的黃巾賊而已。
‘嗯,足夠了。’太史慈回望著身後那些臉上已然現出幾分悍卒風采的兵士,對自己的統軍能力還頗為滿意。
很快,大門緊閉的蔡城已出現在眼前,太史慈緩緩勒停戰馬,待身後的兵士都緩緩排列成陣後,才揚鞭對著城頭上看不清面色的何儀喊道:“何儀,獻出蔡城,饒你不死!”
“哪裡來的毛賊?”何儀手指著城下的太史慈大罵道:“早聽說過汝南新崛起了一支悍匪,卻沒有想到,你竟有膽來攻爺爺的蔡城!老子在蔡城佔了足有三年,袁紹、曹操、劉表都想趕爺爺出去,最後還不是爺爺獨立城頭?”
太史慈自收服劉闢一戰後,正如猛虎出柙,威不可擋,何時被人這般指著鼻子罵孫子。當下那剛毅的面容便變得陰沉起來,四石挽力的鐵胎弓掣在手中,又從箭壺裡抽了一枝拇指粗的狼牙箭綽於弦上,隨後,鐵胎弓發出吃力的聲響,弓弦緩緩張滿如圓月。
城頭上的何儀看著太史慈竟想在二百步的距離射箭,當即更是笑出聲來。可就在他有恃無恐之時,卻忽然看到陽光下一支狼牙箭以著破空的力道飛來,不及他反應,那支狼牙箭已然狠狠刺入何儀的剛才伸指著太史慈的手,巨大的力道立刻將何儀整個人都釘在了護手轅木上。何儀的黑眸登時一片森冷,半邊身軀已經一片麻木、再難以動彈分毫。
“將軍神技!”
被太史慈這神乎其神的一箭所震驚,身後兵士立時士氣大振起來。反觀城頭上的何儀軍,則一片驚懼迅速瀰漫開來。
射完這一劍,太史慈才微微一笑,道:“何儀,這一箭只是個警告,還不速速開城授降?”
然而,被射傷的何儀,這一刻卻猛然拔刀砍斷了箭桿,黃牙一咬,竟忍著鮮血飈飛的痛楚生生將手從箭上拔了出來,繼續破口大罵道:“爺爺就在這城頭上等你,有種你便攻破這蔡城!”
太史慈遽然一怒,當下便想引兵攻城,但隱然間,總感覺眼前之事沒那麼簡單:來蔡城之前,他已知曉何儀不過黃巾殘部,而自己亦從未傳出過什麼破寨殺俘的惡名。遇到這種狀況,何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