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深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1章 科舉取士,三國新天子,隱於深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制度,特別是對漢代的察舉和徵辟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個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給廣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透過科舉的階梯而入仕以登上歷史的政治舞臺,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機會和條件。
這種做法擴充套件了統治集團的社會基礎,打破了官僚世家倚仗門蔭資歷對政權的壟斷,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開闢了入仕途徑,形成了由下層社會到上流社會的政治通道。最簡單的道理,有水平能力的人都想著當官兒而不去想著造反,天下還能亂到哪兒去?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任何起義或者造反想要成功,都需要有知識分子的輔佐。否則,就會如黃巾起義一般,只能轟轟烈烈幹上一場,卻因為沒有完善可行的統治手段和能力而最後宣告破產。後人誇讚李世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這句話中,也有這一層隱含的意思。
並且,科舉制將教育制度與選官制度結合為一個整體,在一定程度上還保證了官員隊伍的知識化,有利於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文化層次上,科舉又保證了社會思想與統治思想的高度融合,在維持社會穩定方面有明顯作用。
因此說,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具開創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選拔制度。而這種不分門第,以才選士的做法,一直被西方所推崇,孫中山甚至說過,科舉制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一種新興且適應當前社會的制度,並不能只因看到它一面的糟粕,就將它扔至歷史的垃圾堆當中。更何況,那面糟粕也並不是它本身的所帶的特有屬性,只是被人為扭曲才造成的。劉協認為,只要自己可以取科舉‘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仕’的精華,進而放在活生生的社會生態中一步步完善調整,終究可以成為一項偉大的創舉。
可等了足足有一炷香的時間後,劉協發現議事廳的情況算不上太好,但也不算太糟。好的一面,是在場眾人都默默點頭,肯定了科舉是目前最適合漢室取士改革的方法。可糟糕的一面,便是誰也不願第一個開口將這話說出來。
於是,劉協便不得不要開始點名,將話題挑明。但就在他準備喊楊修的時候,議事廳的一角,卻傳來一個略帶玩味的聲音:“陛下,如此看來,您此番便是打算將三年之功,用在今朝與士大夫的一番血戰之上?”
劉協定睛看向一臉玩味甚至還帶著一絲挑釁神情的司馬懿,終於也手心微微出汗。他知道,這一次,的確如司馬懿所言,是自己皇權對士權發動的一次真正挑戰。之前,不論自己如何改革商業、改革土地、甚至改革兵制,這些士大夫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隱忍。畢竟,商業、土地、兵制這些都不太觸及士族的根本,而這一次,劉協卻是要釜底抽薪了。
“你說的不錯,朕此番所為,的確就是要在未央宮中,發動起一場沒有硝煙、沒有流血,但絕對會有人犧牲、也會天地變色的大戰役了……”輕輕將手心的汗抹在自己的脖頸上,劉協臉色平靜,用一抹平靜、從容,但卻堅定冷漠的聲音回到。甚至,他還儘量保持了自己一貫如常的微笑。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