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深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2章 天子檄文,三國新天子,隱於深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興平這個年號,似乎是上天給漢室百姓開了一個玩笑。這一年,他們並沒有迎來興盛和平,反而在天災**當中飽受煎熬。
天災屬於關中的百姓,幾乎半年的時間裡,他們無可奈何地忍受著大旱帶來的種種痛苦。**,則屬於徐州的百姓,他們本來在富庶安定中過著貧寒而平凡的生活,然而曹操的屠刀毫無徵兆地向他們揮來,讓他們成為泗水河中的一條條冤魂。
可就在所有人都已經失去希望的時候,當漢室百姓都認為正義隕落的時候,之前始終默默隱忍的漢室,卻又在人們絕望的時刻,給了天下一縷光明和希望。
這一年九月,漢室天子忽然釋出了一道檄文昭告天下。痛斥兗州牧曹操亂臣賊子,不念漢室之恩牧守一方、盡心經略兗州,反狼子野心,妄動刀兵,竊徐州大權,屠戮黎庶禍亂世間,乃漢室第二董卓!
檄文上劉協以天子之名,宣佈兗州牧曹操所為皆逆天而行,禽獸之舉。即日起,罷黜曹操兗州牧一職,號召天下義士討賊平亂。軍令有云:曹操宦官遺醜,為害天下,漢室三軍義士皆要奮力出擊,若有陽奉陰違、裡通曹賊者,即以曹逆並罪!
曹逆軍中,如有**逆所誤,受曹氏矇蔽者,除曹操逆首外,只要幡然醒悟,痛改前非,漢室皆可既往不咎,不加追究。若能反戈一擊,立下殊功,天子更不吝封侯之賞!軍無二令,天無二言,勉爾乃誡,以從王事,無干典刑!
漢室從來不乏文筆斐然之臣,那些在朝堂中望著空空的龍椅興嘆的大臣們,忽然得到天子的詔令後,當即熱血沸騰、各抒胸意。一炷香後,這篇博採眾長的檄文便以問世,再有冷壽光請出大漢皇后落上玉璽,當即發滿漢室各地。
檄文當中不僅聲情並茂,慨然犀利,同時也不乏漢室對徐州百姓的脈脈溫情。文末中還特意寫道:“徐州各郡各縣官吏百姓,無須戰慄曹賊屠刀,天理昭彰,報應不爽。大漢天軍更會持正義之念,代天伐罪。待天軍降臨之時,徐州諸位皆可反戈一擊,擒其曹逆賊首!”
這張檄文橫空出世,當即席捲極強的勢能,引燃了這個本該蕭瑟的九月。豫州刺史劉備的失敗,讓天下人對正義痛心疾首。可這篇檄文一出,所有人才登時反應過來,正義所在,是漢庭正統,是代天行道的天子啊!
而那些之前對漢室莫名氣憤的關中百姓,忽然感覺自己實在不是東西:天子多不容易,關中大旱的時候,自己非但不幫忙,反而光給天子添亂,還心中臭罵天子,這哪是沐浴皇恩百姓該乾的事兒啊!
這不,大旱災情一過,天子立即就揮師東向,你要救徐州,得先將自己這裡處理好了,這麼簡單的道理,自己當時怎麼就豬油蒙了心,想不明白呢?
大多數心懷愧疚的關中百姓,在今年上繳賦稅糧秣的時候,都自發多繳了一成的糧食。想著自己明年就是忍飢挨餓,也得供應漢軍勇士吃飽肚子。更讓劉協感到欣慰的是,自己一手興起的商賈,也全然不是他印象中那些圓滑市井的奸商。他們雖沒毀家紓難,但拿出所有積蓄捐給漢室者比比皆是。
當然,漢室並沒有多收哪怕一絲糧食,對於那些百姓們的解釋是:大旱雖然過了,但關中並沒有完全康復起來。明年這些糧食,都是關中富足的種子,可不能因為徐州而毀了關中。徐州那邊,漢室自有妙計……
負責這次賦稅徵收的,就是那位捱了三十板子的候汶。誰都以為這位被天子打壓的侍御史自此就要與仕途絕緣,可想不到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天子,還特意來信指派了此人。也由此,這位侍御史一下在長安百姓心中成了一個有趣的大臣:不該多發的糧食,他一粒都不發。不該收的,他又一粒都不收……
不過,朝廷這一舉動,讓熱情一下高漲的百姓又疑惑了起來。同時,不知哪裡又傳出一種陰陽怪氣的論調兒:都別再被漢室忽悠了,你們那個天子最大的本事兒不就是忽悠別人?這次昭告天下,漢室不過想刷一刷存在感而已,不徵收秋糧,朝廷又哪裡還有本錢去討伐曹操?
可惜,這次的謠言不比之前那次有效果,關中百姓對漢室的信任再加上之前的愧疚,使得他們並沒有響應這種謠言。反而都多長了一些心眼兒,刻意瞭解是哪些人又在造謠。陷入人民汪洋大海當中的那些奸細,逃無所逃,很快便被京兆尹手下的長安令姜冏抓獲,再落入廷尉左監董昭的手中後,誰都未這些可憐的奸細默哀起來。畢竟,董昭的惡名,關中盡知。
不過,關中的百姓還是有些疑惑的:朝廷不出兵,難道要靠那些光想撈官兒不幹事兒的諸侯去打曹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