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深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7章 陷陣營v虎豹騎,三國新天子,隱於深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支名震天下的部隊,它的威名無異於來源之前的赫赫戰績。這種戰績的達成,或許是裝備的精良,兵士的勇猛,但更多的,卻還是統帥它的將領。

裝備的精良和兵士的勇猛,只能保證這支軍隊的戰力優於普通的部隊。但這樣的優勢,並不能就跟力挽狂瀾掛上鉤。相反,若是統帥它的將領,已然完全將這種觀念僵化、甚至作為每逢困局必用的招式,那結果只能讓這支軍隊的勇猛,化作慘烈無比的犧牲。

夏侯惇就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曹操可以用虎豹騎大破袁術大軍,那是因為曹操之前便知道,袁術大軍雖然人多勢眾,卻有著軍心不一、統率失衡的致命弊端。用虎豹騎這樣的精銳長驅直入,無異於滾湯潑雪,可以瞬間造成將袁術大軍弊端被猛然放大,乃至後續整體崩潰的結果。

夏侯惇只看到,在那場逆境當中,曹操一馬當先用個人的勇武和魅力,激勵著虎豹騎創造了奇蹟。毫無疑問,夏侯惇被戰爭給欺騙了,他片面地只看到了戰爭想讓他看到的一面,而忽略了戰爭的殘酷和狡詐。

悍勇無畏的虎豹騎一如既往發動了衝鋒,他們完全與那次擊破袁術大戰時一模一樣,帶著冷漠的眼神、躬低的身子,屈蜷的臂彎和冰冷而鋒利的長矛。戰馬在泥土中踢踏出滾滾煙塵,使得這一支部隊出現之時,就如同一隻巨獸發出了震天的怒吼!

面對這樣一支威名赫赫的軍隊,陷陣營並沒有半分慌亂。尤其舉盾在陣的高順,更是極其冷靜地下達了命令:“弓弩手準備,隨時準備仰射殺敵!”

這樣的一幕,讓高順很難不想起麴義。毫無疑問,上將麴義的確是萬中無一的人才,他導演了步兵剋制騎兵的陣法,使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聲名一戰後從此一蹶不振。可高順更清楚,這種陣法並不是麴義所創,而是古已有之,麴義的成功,不過機緣巧合罷了。

甚至,高順對那一役還頗為不服。倘若那次對陣公孫瓚的是他高順,他必然會做的比麴義更好。在高順看來,麴義那次之所以大勝,完全佔了公孫瓚驕恣輕敵的緣故。

他曾經便與劉協重演過那次戰役,而劉協令趙雲為將,統御著白馬義從卻輕而易舉地擊破了八百先登。並且,人數上還是八百對八百。

回顧那一戰役,麴義也有致命的缺陷,可惜的是公孫瓚完全視而不見。當時他的先登死士不過圍了一層的圓盾陣,那讓公孫瓚看起來,不過是一層摧之即破的脆紙。可隨機當盾陣大開,露出裡面的硬弩手後,公孫瓚完全沒有想到那圓盾當中還有那樣的殺招。

那是公孫瓚料錯的第一步。

接著,在七百先登萬箭齊發的時候,毫無防禦能力的白馬義從瞬間被密集的箭簇給擊懵了。而每戰必身先士卒、永遠衝在白馬義從第一位的公孫瓚,想必在那一瞬也被射中了幾箭。

接著,公孫瓚應該是完全慌了。在麴義發動二連射的時候,公孫瓚只看到了麴義箭簇的連綿不斷,卻根本沒有想到他只要一鼓作氣衝上去,就可以輕而易舉摧毀那時根本沒有半分防禦力的先登死士。

再之後,身為白馬義從統帥的公孫瓚在密集的箭雨、身體痛楚和心中大驚之下,下達了令白馬義從撤兵的命令——就是這樣錯誤到致命的命令,才成就了麴義,使得他隨後率領一支步軍,足足追殺白馬義從至軍營!

可在長安的模擬戰中,身在白馬義從陣心的趙雲,根本不顧忌前方的白馬義從折損了多少,仍舊義無反顧下達著衝鋒的命令。那一戰的結果,是白馬義從只損失了不到三百人,卻全殲了高順所扮演的先登營。

劉協面對那樣的結果,當即便評價道:“這才應該是最真實的戰果。白馬義從並非敗給先登死士,只是公孫瓚敗給了麴義而已……”

隨後多次的試驗下,高順也清楚發覺,哪怕用上漢軍最犀利的三連輪射,先登死士也最多隻能趕在白馬義從發動屠殺前,殺傷到五百人左右。剩下的三百白馬義從在衝鋒勢能足夠的情況下,仍舊足以輕而易舉地屠光八百死士。

眼前從夏侯惇已然表現出死志的決然情況下,這支虎豹騎是絕不會在突然遭受箭雨打擊後便放棄衝鋒的。所以,高順此刻面對的是比麴義更兇險的狀況,他必須趕在徐晃的虎賁精騎分流圍困住虎豹騎的時候,牢牢地抵住虎豹騎的衝鋒!

好在,當初在長安冥思苦想的時候,高順就想到了應付這幅局面的辦法。陷陣營中的一千二百名弩手,按照命令如正常演練一般的精準和冷酷,完成了一輪三連仰射。經過改良多次的硬弩發出的鐵製弩箭,在空中斜斜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龍之路

快樂一點

諸天打手系統

喜馬拉雅蛋

絕佳嫡妻

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