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深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一章 祭天祭地對不起(感謝端木…,三國新天子,隱於深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整齊的吶喊之聲,劉協一身明黃猶如冬日之光,頭戴十二串美玉製成的冕冠,緩緩走上三丈高的封臺。
這一幕,在所有人看來,應當被刻入歷史畫卷當中。尤其,天子那略顯稚嫩且一臉肅穆而莊重的神情,更是大漢所有帝皇的典範。
當然,這只是對在場被氣氛感染的人們來說。對於劉協來說,頭上的十二串美玉實在太遮擋視線了,讓他不得不一臉認真且小心地用餘光看著臺階。而且,這身黃袍也實在太誇張了,沉重不提還漫長,直到他登到高臺,袍子還從臺頂垂落在臺階上。
然而,就在真正登上高臺的那一瞬,望著臺下密密麻麻半月陣中整整齊齊跪立的將士,看著之前在朝堂上高談闊論計程車大夫也只能拜倒在自己的腳下。他終於明白了,古代的帝皇,為什麼總是喜歡舉行這樣的慶典。
這座高臺之上。左面,分列著金鼓、銀鑼、彩幢、軍麾和戰車的轅木,右面則奉有三牲、五穀、白璧、斧鉞與寶劍。
劉協抬眼望去,他似乎可以看到黃河之水自天外飛來,大漠之風從天邊吹至,東海之魚正奔躍龍門來賀,西域之外的駝鈴正緩緩鳴響……而思想所至的這些地方,都曾經、也必然再度將是自己的國土!
“咚!咚!咚!咚!”金鼓乍響,聲聲不絕,深沉有力,激盪滄涼,似能點燃人們心頭的火焰。思緒驟然從中驚醒,匯聚於心頭,劉協只覺只覺一陣陣熱血翻湧。
於是,劉協將手平伸,努力不讓自己激盪的心情令嗓音發顫:“諸位將士,平身。”
“謝陛下!”隨著劉協開口,鼓聲驟停,只餘飄飄的大旗飛空,以及數萬將士齊聲呼喊和壯然起身的甲冑磕碰之聲。
這一瞬,劉協長身玉立,面色也微微漲紅起來。但就在他準備頌讀今日詔文時,臺下的大鴻臚周奐匆匆起身,上前一步高喊道:“請陛下祭天!”
劉協面色一怒,眼神銳利地掃向了周奐。只是這一瞥,周奐便感覺自己芒刺在背。
周奐自忖自己有著士大夫的傲骨,踏步之前,他也篤信自己能夠成為令這位已然目空一切的天子回頭。甚至,他不介意拋棄自己的官職身家,來成全自己在青史上的美名。
可是,當他真正直面這位少年天子的時候,他才知道,自己犯下了多大的錯誤。因為,他一人已無意挑起了天子威嚴與士大夫榮譽的紛爭。而這種紛爭,早已是自司徒王允不復出現在朝堂後的大忌!
並且,勝負早有分曉!
就剛剛,天子的那一瞥,凌厲而充滿殺意。尤其這半年有餘的沙場征伐,給予了他更濃郁的殺伐決斷氣息和漠視生命的冰冷。周奐只在那一瞬間便知道,天子在心中,有那麼一瞬間,是將自己判了死刑的。
而達成這個結果,只需他嘴唇輕輕翕動一番而已。
但令周奐沒有想到的是,天子的微顫了一下的嘴唇,同樣只在瞬間便抿平了下去——這樣的表現,更令周奐惶惶不安。
畢竟,誰都知道,最可怕的事情,不是被猛虎撲上去的一瞬,而是被自己發現被老虎那雙眼睛死死盯住的那一刻。同樣,這位年輕的、只有十三歲的少年,他最厲害的一面,也不是鋒芒畢露的那一瞬,而是他猶如沉眠在洞穴裡棕熊般的隱忍。
如今的局勢很已然很明朗,朝堂上計程車大夫再與天子作對,已然討不了任何好處。就以今日大典一事來說,天子展現出自己駕馭權術圓轉自如的能力,幾乎已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他從不與朝堂計程車大夫以硬捍硬,但幾經撥弄之下,最終的勝者總會是這位少年。
而自己,已然成了倒黴的出頭之鳥……天知道這位喜怒無常的天子會不會,哪天心情不爽的時候翻出這筆舊賬針對自己?!
倘若剛才天子開口,自己有可能還算死得其所。但如今,周奐知道,自己今後再不能作出任何杵逆天子意願之事,否則,懸在自己頭上的那把天子之劍,就會在自己最意想不到的時候斬落而下。
思念至此,周奐之前的膽氣瞬喪。他氣憤地環顧了一圈剛才還信誓旦旦保證要與他共進退、可如今卻一個個畏縮不前的朝臣們,又在惶恐中多了一絲羞惱,情急之下,他再也顧不上什麼士大夫的顏面,急中生智補充了一句向劉協說道:“陛下乃天命所歸之人,自當先敬天承命。”
“朕乃天子,自可倚天鎮威,莫非周卿家對此還有異議?”劉協踏前一步,面容不變,好似一位真心向賢臣請教的虛懷君王。
“遊子歸,禱父母爾。”周奐就等著劉協發問,趕緊一記不著痕跡的馬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