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深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0章 出路,三國新天子,隱於深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覽率領大軍抵達官渡的時候,他不安的心理漸漸有向絕望深淵滑落的態勢。
領軍之前,他還抱有一線希望,期待著漢曹大營如郭圖所料一般,守備空虛。可真正抵達曹營後,他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的確,從漢曹大營裡的動靜來判斷,留守在營中的將士最多七千。自己兩萬大軍壓過去,怎麼也將這營盤推平了。更不要說,在他身後,還有袁紹源源不斷趕赴過來的七萬大軍。
但身為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覽,早就知道一場戰役並非只能單純地計算人數。從古至今,以少勝多的戰例,深深削弱著高覽的信心。
這時他已看到,漢曹的營地,簡直就是一座可怕的堡壘。一重又一重的溝塹,一重又一重的營壘,把營前前的陣地排的有如蛛網相似。在溝塹之前,還有密密麻麻的拒馬鹿砦,林立的箭樓和隱藏在營中的霹靂車……這顯然非一日之功,乃是在袁曹大戰開啟初期,曹軍便一直在深挖溝、廣佈陷,以至於到了現在,才有了這等讓人頭皮發麻的規模。
也就是說,在戰爭開啟之時,曹操便一直掌握著戰爭的旋律。無論是進襲白馬、還是放棄烏巢,整個節奏全是由曹軍所引導的。相比之下,袁軍一番看似飄忽的戰略,就真的飄忽無比,處處透露著任性草率的意味。
然而,這個時候高覽已經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假如烏巢大火未起、冀州派尚未土崩瓦解時,高覽還可以將實情訴明,他也會得到田豐、沮授的硬挺,還可能讓袁紹同意退兵以儲存實力。
可眼下的形勢,高覽已別無選擇。
畢竟,比起險惡的政治來,兇險的戰役還是無法與之抗衡。高覽甚至可以想象,假如自己請求退兵的訊息傳入袁紹耳中,那些潁川派會如何詆譭自己。甚至,根本用不上潁川派添油加醋,已經被失敗刺痛頭腦的袁紹,當即就會下令斬了自己全族。
這並非高覽不將兩萬大軍的性命放在眼中,而是大局所迫,他真的別無選擇。此時箭已在弦上,他即便不發,袁紹也會用換將的方式,發出這有去無回的錯誤之箭——至少,高覽相信,由自己指揮這場戰役,還有兩分的可能,能啃下這塊硬骨頭。
無奈之下,高覽只能心中滴血,下達了總攻的命令。並且,他還不得不放棄了小規模的試探,上來便將大軍全線壓上。這樣的做法,一是時間拖得越久,兵士就越有可能得知烏巢的訊息;二是試探在此已沒有任何意義,只有一鼓作氣,才有勝利的可能。
幽燕精騎洶湧如潮撲上,悍勇敢戰的燕趙男兒吶喊著衝鋒,高覽親率中軍穩健攻擊一點。隨著震耳欲聾的戰鼓聲響遍官渡,袁軍慷慨悲涼的進攻猶,如一幅恢弘震撼的鐵血畫卷,以著詭異沉默卻實際生動無比的形象展露出來。
可這些,只能是高覽能做出的最大努力了。
但當這股看似勢不可擋的兵潮終於撞擊在漢曹大營時,就如波濤狠狠拍在了堅硬的礁石上,瞬間濺起一大片的浪花,支離破碎。漢曹大營中的霹靂車將滾油和燃燒的草球,一批批地傾瀉到深入營中的袁軍頭頂,隱藏在箭櫓中的弓弩手不要命地射出銳利的箭矢。當袁軍好不容易突破一道防線之後,還要面對的卻是綴滿了尖刺的溝塹。
漢曹大營的反擊,就如渾身佈滿了利刺的豪豬,它只需將身體蜷縮起來,就能讓來犯的野獸自食其果、傷痕累累。袁軍試圖後退,卻發現衝入的通道卻被坍塌的土牆堵死,在壕溝間移動的踏板也被翻掉。
漢軍和曹軍雖然也退,但退得極有分寸,有把握。哪裡該放棄,哪裡該爭奪,哪裡可以先放棄再爭奪,哪裡可以讓敵人戰領好讓敵人進入自己的包圍圈,曹營中的指揮者把握地極為準確。
於是間,袁軍唯一的感覺,就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打擊除了猛烈還是猛烈。崩潰計程車氣和逃竄的兵士喊作一團——敢戰的燕趙男兒不懼怕死亡,也不懼怕跟敵人短兵相接。可他們卻懼自己的找不到敵人,死得不明不白。
整個漢曹大營在袁軍眼中,簡直就是一個死亡泥沼,袁軍越是掙扎,就陷得越深。這種感覺,讓高覽即使在對峙期間最激烈的戰鬥,都沒有感到如此的絕望。
“將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負責指揮左翼突破的副將呂威璜,驚慌地扶了扶歪掉的頭盔向高覽問道。
“不知道,再堅持一陣,我們還有希望!”高覽說。他的披風都被火箭燒了一半,看上去很是狼狽。於是,他這句話在副將耳中的說服力,也就大大減輕了不少。
而就在此時,高覽一名親衛驚慌地大喊:“將軍!火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